首页 > 赏析 > 知识 > 正步位小跳是什么节奏,篮球中的小跳应该怎么跳才不犯规

正步位小跳是什么节奏,篮球中的小跳应该怎么跳才不犯规

来源:整理 时间:2025-03-20 11:39:03 编辑:风之神舞蹈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篮球中的小跳应该怎么跳才不犯规

大概就是这位朋友说的。一般三步上篮是:第一步,第二步,起跳。小跳步就是:第一步,第二步和起跳一起。然后就再上篮

篮球中的小跳应该怎么跳才不犯规

2,小跳的用法是直线错位还是什么

恩,是跳的低。 打乱别人反映的时间
按V按小力一点就OK了.
按V键轻点!!然后再飞踢!!可以打乱你对手的正常反应!!
按跳的时候按的轻一点速度快一点 就会出现小跳
是跳的低

小跳的用法是直线错位还是什么

3,怎么连跳啊连跳

1.做好体能训练,为跳做准备。 2.要领:屈膝半蹲,用前脚掌抓地,身体重心稍前倾,用脚掌向上推身体,身体保持状态,脚底要有爆发力,落地屈膝半蹲,在连续数次。(小八字小跳、正步位小跳) 3.大跳连跳要领:助跑----大跳起----空中挂----大跳落-----大跳起----空中挂-----(数次) (讲究高度、轻盈、利落)
我觉得吧跳跃主要练腾空,以前我们学的时候老师会让我们从矮的桌子上跳下来找腾空感。起跳的时候要吸气。

怎么连跳啊连跳

4,Cs里面的小跳怎么跳

按滚轮
快速按2下蹲就可以了。 不行的话去下个脚本。在CS键盘设置中设起就可以了!
LZ 看看下面的连接 看完后还不会的。 那你就别采用跟我的答案了。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Q3MzM2MDg=.html
直接空格就行了
按一下滚轮,腾空的时候再马上按一下ctrl,节奏掌握好就行了。我在FYRR73上传到ESL的其他cfg文件里就发现滚轮蹲了,所以职业选手都这么设置了,那用滚轮也无所谓

5,舞蹈考级1级到10级的考级音乐叫什么名

哪个考级类别,中国?芭蕾舞?欧美舞?爵士舞?你要说清楚,另外是北京舞蹈学院的考级还是舞蹈家协会的考级?或者是地方省级的考级?每个级别都有很多组合的,是要哪一级的哪个组合呢?
第一级 舞蹈知识: 年龄4—6岁 1、身体方位:上、下、左、右。 2、人体部位名称:头、胸、臂、腿各部位。 3、手形:掌、指。 4、手脚基本位置。 5、音乐节奏训练:2/4节奏,中速、慢速。 基本功训练: 地面: 1、坐姿 2、头的动作 3、肩的动作 4、勾绷脚 5、吸抱腿 6、前压腿 7、掰膀子 8、压腿 9、弯腰 中间: 1、站姿 2、叉腰 3、手臂基本位置 4、半蹲 5、提压脚 6、行进步 7、平踏步 8、蹦跳步 9、小跑步 组合、剧目表演范例: 1、走步组合 2、手指组合 3、手位组合 4、提压肩组合 5、平踏步组合 6、蹦跳步组合 7、表情歌 8、健康歌 第二级 舞蹈知识: 年龄4—6岁1、认识舞台的八个方位。 2、能区分半拍、一拍的节奏,做到半拍一动。 基本功训练 地面: 1、勾绷脚 2、压胯 3、吸腿 4、前抬腿 5、扳小燕 6、跪下腰 中间: 1、大八字步 2、大八字步半蹲 3、手臂大小波浪 4、移动重心练习 5、碎步 6、侧踵步 7、半脚尖走步 组合、剧目表演范例 1、走步组合 2、手位组合 3、手臂大小波浪组合 4、春来了 5、拍皮球 6、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7、半脚尖走步 8、猜猜我是谁(踵步组合) 第三级 舞蹈知识: 年龄7—8岁 1、中国古典舞手形:兰花手(女)、掌(男)。 2、藏族舞:藏族是我国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它舞蹈的运动形式以上下动律为主。由于节奏、速度、力度的变化而形成不同舞蹈个性。藏族主要分两大类:踢踏(堆谐)---舞蹈膝部松弛,脚下灵活。弦子(谐)---舞蹈动律松弛柔韵,音乐优美。 基本功训练: 地面: 1、 勾绷脚 2、 抬腿(前、侧身旁抬腿45度) 3、 压腿(前、旁、后单腿压腿) 4、 大踢腿(前、旁) 5、 背肌 6、掰膀子 7、腰(躺地顶腰) 把杆(双把) 1、正步蹲 2、正步绷脚 3、半脚尖(正步位) 4、正步吸腿90度 中间 1、 手位:单按掌、单托掌、单山膀 2、 脚位:丁字步 3、 正步小跳 4、 吸跳步(2拍舞步) 5、 横追步 6、 跳踢步(后) 组合、剧目表演范例 1、 健康歌 2、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3、猜猜我是谁 以上是规定组合任选一二个。 4、可爱的小鸡(后跳踢步为主要动作) 5、吸跳步组合(喂鸡曲) 6、小板凳(节奏训练) 7、 藏族舞退踏步组合 8、 古典舞手位组合(小和尚曲) 9、 横追步组合 10、跑跳步组合(藏族第一基本步)第四级 舞蹈知识: 年龄7---8岁1、芭蕾舞:源于欧洲,已有几百年历史。从训练到舞姿及手脚位置都有固定程式,如:芭蕾1---7位手位、1----5位脚位。 2、 节奏:3/4拍。 3、 东北秧歌:是汉族东北地区民间秧歌表演形式。通过走相、稳相和鼓相及各种手巾花的表演变化体现其表演艺术风格。他源于人民的劳动生活,具有浓郁的民间乡土气息和民俗特色,舞蹈体现艮劲、美劲、泼辣劲。 基本功训练: 地面: 1、 勾绷脚(环动) 2、 吸伸腿(前、旁90度) 3、 横、坚叉 4、 搬 腿(前、旁) 5、 大踢腿(前、旁、后) 6、 掰膀子 7、 腰(站下腰) 把杆(双把) 1、一位绷脚 2、半蹲(一、二位) 3、一位擦地(旁) 4、腰(胸腰、旁腰) 5、小跳(一位) 中间 1、 手位:顺风旗、双山膀、双托掌。 2、 双晃手 3、一位小跳 4、三拍舞步 5、错步 组合、剧目表演范例 1、 古典舞手位组合 2、 东北秧歌组合(十字步、单双片花、蝴蝶花) 3、 三拍舞步组合 以上是规定组合任选一二个。 4、 铃儿响叮铛(小马步) 5、 小小波尔卡(吸跳步) 6、 拾稻穗的小姑娘 7、 蒙族舞硬腕组合 8、 铃鼓舞(节奏训练2/4拍) 9、 快乐的小鸭子 10、 东北秧歌第五级 舞蹈知识: (年龄8---10岁)1、中国古典舞基训:是建立在中国戏曲、武术基础上,为中国古典舞所需要而服务的基本功训练。表现在素质、能力、技术技巧、身体表现力、舞蹈语言等方面。它是一个完整的训练体系。要成为一个好的民族舞演员,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提高各种技术能力,才能做到表演游刃有余。 2、蒙族舞:蒙古族是一个游牧民族,也称马背民族。男子舞蹈强悍骁勇,女子舞蹈端庄典雅。舞蹈以肩、腕、步及各种舞姿形成其特殊风格。 基本功训练 地面: 1、 勾绷脚(单、双、环动) 2、 吸伸腿90度 3、 大环动(单腿90度) 4、 压叉(前、旁、后、横拧腰) 5、 搬腿(前、旁、后) 6、 在踢腿(前、旁、后) 7、 背肌(两头起) 8、 掰膀子 9、 腰(站下腰) 把杆(双把) 1、 蹲 a、一位、二位 b、五位 c、踏步蹲 2、 擦地(前、旁、后、一位) 3、 五位擦地(旁) 4、 吸腿(一位45度、90度) 5、 下腰(胸、旁腰加手) 6、 压腿(把杆前、旁、后) 7、 踢腿(前---单把,旁、后---双把) 中间 1、 手臂呼吸(大小波浪加屈伸) 2、 手位:托按掌、山膀按掌 3、 摊摊手(跪、站两种准备) 4、 小五花 5、 原地转(平踏步、留甩头、半脚尖360度) 6、 小跳:一位、二位 7、 错步(斜线) 8、 三拍舞步中手 组合、剧目表演范例 1、 三拍舞步(抒情) 2、 古典舞手位(刚武风格) 3、 古典舞手位(抒情风格) 4、 小马舞(勒马式、扬鞭式) 5、 小小挤奶员(肩的组合) 以上是规定组合任选一二个 6、 错步组合 7、 花笠舞(日本舞) 8、 小看戏(东北秧歌) 9、 现代韵律舞(节奏练习) 10、 儿童舞 第六级 舞蹈知识: (年龄8---10岁)1、中国古典舞身韵:是古典舞特定艺术风格的表现手段,这种训练身法与神韵的方法统称为“身韵”。它分为元素、平圆、立圆、八字圆运动路线及典型性、风格性强的训练动作,最终解决民族舞演员内在神韵的表现力。 2、 云南花灯:云南花灯是云南汉族地区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配合音乐在平衡摆动中产生一种自然流畅的美感。其主要动律和动作-----崴。教学中要抓住这一风格重点展开教学。 基本功训练 地面: 1、 提、沉、含、仰、移(盘坐、双跪准备) 2、 开胯练习(吸、双腿开胯) 3、 双腿大环动 4、 压腿(前、旁、后) 5、 搬腿(前、旁、后) 6、 大踢腿(前、旁、后) 7、 掰膀子 8、 腰(站下腰强化练习,提高难度) 把杆 1、 蹲(单把一位、二位、五位半蹲、全蹲) 2、 擦地(单把前、旁、后) 3、 五位擦地(双把前、旁、后) 4、 小踢腿(双把前、旁、后) 5、 单腿蹲(双把分解) 6、 立身射雁(双把踏步蹲起) 7、 涮腰(单把) 8、 压腿(前、旁、后) 9、 搬腿 10、 大踢腿(单把前、旁、双把后腿) 中间 1、 舞姿练习(前、后点地加各种手位) 2、 立身射雁 3、 点步转:1/4圈、1/2圈 4、 小跳 a、一、二位换位跳 b、五位小跳 5、 一位中跳 6、 错步跳(大跳起法) 组合、剧目表演范例 1、 古典舞组合一(舞姿、韵律) 2、 古典舞组合二 3、 藏族舞组合二(弦子、单、长靠) 4、 藏族舞组合一(抬踏步) 5、 云南花灯(徒手、跳巅步) 6、 云南花灯(扇子、小崴、吸跳步) 以上是规定组合任选一、二个。 7、 伞扇舞(日本舞) 8、 拉丁舞恰、恰、恰 9、 少儿舞 10、 踢踏舞
舞蹈十级的考级歌曲
一到十级那么多,光文字目录就老了!
我考过,但我不知道音乐名,只有舞蹈名。。

6,蒙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和特点关于蒙族舞蹈的资料越详细越好 搜

蒙古舞基本动作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肩部动作,如:抖肩、耸肩、绕肩。肢体动作分上肢和下肢,上肢有压腕提腕、硬腕、软手、甩手、弹拨手、抖手、拉背、肩等;下肢有拖步、蹭步、踮步、吸腿步、马步等,还有手位脚位、体态。其特点是节奏明快,热情奔放,语汇新颖,风格独特。蒙古族舞蹈产生于民间,男子的舞姿造型挺拔豪迈,步伐轻捷洒脱,表现出蒙古族男性剽悍英武、刚劲有力之美。在一挥手、一扬鞭、一跳跃之间洋溢着蒙古人的纯朴、热情、勇敢、粗犷和剽悍,表现了他们开朗豁达的性格和豪放英武的气质,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舞种主要分为:盅碗舞、筷子舞、安代舞、查玛、科尔沁“博”舞。想要跳好这一舞蹈的话,要注意动作的规范和体态的轻盈,当然,面部表情也要贴合舞蹈来展示。
学好蒙古舞。先是通过肢体训练达到肢体的解放,肢体的解放是把握蒙族舞气质的基石;其二是把握民族气质;其三是在把握气质的前提下恰到好处的处理动作节奏。
蒙古族舞蹈对于肢体的力量是非常讲究的,蒙古族舞蹈热情奔放,在肢体的动作上面气质坚入磐石,稳健有力。他们的舞蹈节奏上非常的欢快,非常的粗矿彪悍,但是在彪悍中有带一点点的质朴。  在蒙古舞蹈的风格中,体现在动态上的最鲜明、最有表现力的特征部位是肩、臂和腕。蒙族舞中有柔肩、耸肩、弹肩、甩肩、抖肩六种“肩功”,练就一番炉火炖青的肩功同样不应寻求什么捷径,而应一步一个脚印的从单一的硬肩训练起。如从硬肩到柔肩,柔肩即具有对硬肩的“夸张化”的特征,在相同的动态中柔肩应发力缓慢,形成对硬肩的聚集规律,通过训练在松弛自如的状态中具有力度韧性、弹性和灵活性。同样,在训练臂腕的过程中,也应以单一的提压腕开始练习。在肢体的训练中,除了讲究稳扎稳打,还应注意一点就是舞者在心理上产生美感效应。对柔肩的审美体验应该是一种概念性的反射,即延续慢发力、幅度大、呈连绵不断的波浪状,充满延伸的质感,而对弹肩、硬肩则应有快发力、幅度小、有棱有角、瞬间静止的审美意识。在训练当中要一直要保持一种蒙古族的基本形象和精神气质,透过这种情感、形态、运气、发力的典型表现,涵概出一种“圆形、圆线、圆韵”。  蒙族人民的精神特征是由草原生活的点点滴滴积淀而成的,主要表现为勇敢、热情、爽直的性格,反映在舞蹈中,应该要折射出“天之骄子”的豪迈气质。如双臂延伸动作的象征意义,宽阔的胸怀、坦荡的性格;肩部的动律呈现出流动性质,而身体习惯于侧向,眼睛时而极目远眺,时而俯临前方,表情明朗豁达而又坚毅,这一切体现出一个文化传统悠久的民族舞的素质。  处理好蒙族舞的节奏是为了突出蒙族的精神气质。并且是舞蹈意义上的再升华,具体来说,在舞蹈中,要注意力度、幅度的强、弱、快慢、高低、大小、轻重的变化和对比、交替与重复,导致含有各种感情动作姿态的体现,注意通过节奏把各种动作按照表达情意的需要有机地组织联系起来,为表现舞蹈的内容服务,增强舞蹈动作的表现力。  小结:想要跳好蒙古族舞蹈,是需要一定的体能的,蒙古族舞蹈的肢体语言是非常强的。只有练好肢体的气势之后,之后就是当地舞蹈的气质,之后才是舞蹈的动作分解,舞蹈动作上节奏的把握。
1、基本动作:(1)动作韵律:肩部动作丰富、灵活、富有弹性;腕部动作主要是在掌与腕平直的姿态上,以脆韧相间地上提、下压手腕来带动整个手臂的舞动。头要稳,上身端庄,身体多为摆身、推身和靠身的动律。做各种步伐时双膝的屈伸要沉而柔韧,双脚落地扎实,脚下稳重,强调下沉的力量。(2)基本体态:挺胸立腰,上身略后倾,后背略后靠。仰头,颈部稍后枕。(3)手型:四指伸直、并拢、拇指稍翘自然旁开,五个手指在一个平面内,形成“板手”。叉腰为一字叉腰。2、蒙古族民间舞的风格特点:热情奔放、稳健有力、节奏欢快,具有粗犷、剽悍、质朴、庄重的特点。拓展资料:蒙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传统的蒙古族舞蹈有“安代舞”、“盅碗舞”、“筷子舞”、“牛斗虎舞”、“摔跤舞”等。蒙族舞蹈中的太平鼓舞、盅碗舞、筷子舞都是技艺性很强的舞蹈。这些舞蹈具有很多很复杂的舞姿,例如立姿、坐姿、麓姿、跳姿、转姿等。随着节奏的变化,舞者也应该从身体的每个细节发生相应的变化,变化一定要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然后民族舞蹈中有很多步伐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八字步、搓步、拖步等。蒙舞之中的蛊碗舞,这种舞蹈的技巧性动作是碎步,以前为男子表演,而现在多为女子表演,女子的动作流畅,将身体舒展开,在夹杂这其中带有技巧性动作的碎步和以“板腰”、“旋腰”为技巧的动作,直接带观众进入演出的高潮。参考资料:搜狗百科-蒙族舞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以能歌善舞著称。蒙古族人善于用舞蹈淋漓尽致地表现牧人的生活,表达牧人的美好情感,有了高兴事就要跳舞。蒙古族舞蹈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节奏明快,表现了他们开朗豁达的性格和豪放英武的气质,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说蒙古族是以歌舞为伴的民族一点都不为过。怎样跳好蒙古舞呢?首先是通过肢体训练达到肢体的解放,肢体的解放是把握蒙族舞气质的基石;其二是把握民族气质;其三是在把握气质的前提下恰到好处的处理动作节奏。在蒙古舞蹈的风格中,体现在动态上的最鲜明、最有表现力的特征部位是肩、臂和腕。蒙族舞中有柔肩、耸肩、弹肩、甩肩、抖肩六种“肩功”,练就一番炉火炖青的肩功同样不应寻求什么捷径,而应一步一个脚印的从单一的硬肩训练起。如从硬肩到柔肩,柔肩即具有对硬肩的“夸张化”的特征,在相同的动态中柔肩应发力缓慢,形成对硬肩的聚集规律,通过训练在松弛自如的状态中具有力度韧性、弹性和灵活性。同样,在训练臂腕的过程中,也应以单一的提压腕开始练习。在肢体的训练中,除了讲究稳扎稳打,还应注意一点就是舞者在心理上产生美感效应。对柔肩的审美体验应该是一种概念性的反射,即延续慢发力、幅度大、呈连绵不断的波浪状,充满延伸的质感,而对弹肩、硬肩则应有快发力、幅度小、有棱有角、瞬间静止的审美意识。在训练当中要一直要保持一种蒙古族的基本形象和精神气质,透过这种情感、形态、运气、发力的典型表现,涵概出一种“圆形、圆线、圆韵”。蒙族人民的精神特征是由草原生活的点点滴滴积淀而成的,主要表现为勇敢、热情、爽直的性格,反映在舞蹈中,应该要折射出“天之骄子”的豪迈气质。如双臂延伸动作的象征意义,宽阔的胸怀、坦荡的性格;肩部的动律呈现出流动性质,而身体习惯于侧向,眼睛时而极目远眺,时而俯临前方,表情明朗豁达而又坚毅,这一切体现出一个文化传统悠久的民族舞的素质。处理好蒙族舞的节奏是为了突出蒙族的精神气质。并且是舞蹈意义上的再升华,具体来说,在舞蹈中,要注意力度、幅度的强、弱、快慢、高低、大小、轻重的变化和对比、交替与重复,导致含有各种感情动作姿态的体现,注意通过节奏把各种动作按照表达情意的需要有机地组织联系起来,为表现舞蹈的内容服务,增强舞蹈动作的表现力。1、蒙古族民间舞的风格特点: 热情奔放、稳健有力、节奏欢快,具有粗犷、剽悍、质朴、庄重的特点。 2、动作韵律特点: 肩部动作丰富、灵活、富有弹性;腕部动作主要是在掌与腕平直的姿态上,以脆韧相间地上提、下压手腕来带动整个手臂的舞动。头要稳,上身端庄,身体多为摆身、推身和靠身的动律。做各种步伐时双膝的屈伸要沉而柔韧,双脚落地扎实,脚下稳重,强调下沉的力量。 3、基本体态: 挺胸立腰,上身略后倾,后背略后靠。仰头,颈部稍后枕。 4、手型: 四指伸直、并拢、拇指稍翘自然旁开,五个手指在一个平面内,形成“板手”。 叉腰为一字叉腰。 三、基本动作练习 硬腕:(1)双手同时提压腕 (2)双手交替提压腕 揉臂:以肩背肌肉推动锁骨,肩胛骨、肋骨做前后圆形揉动,同时向肘、腕、手指做大波浪形传导。肩背揉起,肘、腕、手指连续相跟揉起。 揉肩:左肩向前拱,左肘向后摆,同时右肩向后摆,右肘向前拱,左右交替前后扭动,同时肩略耸。 硬肩:动作基本与柔肩相同,动作要硬,干脆,节奏分明有棱角。常用脚位 蒙古族舞蹈的脚位有:正步位、八字步位、丁字步位、大八字步位、弓箭步位、踏步位(一脚在前,一脚在后,用脚掌踏地)、大踏步位(在踏步位基础上,双腿拉开距离,成为前腿屈膝半蹲,后步绷直的动作)、点步位(双脚站八字位,但一脚稍前于另一脚,用脚尖点地)、大点步位(在点步位基础上,两腿拉开距离,后路屈膝微蹲,前腿伸直点地)。(三)基本舞步1,平步:如同平步走路,但又不同于平步走路,它要求挺胸、立腰、后背挺直,双肩随同步伐前后自然晃动,男性全脚着地,以显示质朴、稳健、粗犷的风格,女性则以前脚掌着地走路,以显示轻盈、活泼的风格。2,踏踮步:前脚掌踏地到全脚落地,屈膝微蹲,重心在下,后脚以脚掌着地,动作进行中,身体随着舞步上下起伏,起伏动作要有弹性、不可僵硬。3,马步 ●软骑马步:正步位站好,左手臂伸直于胸前,握虚拳,虎口朝里,右手叉腰,躯体稍向右后斜方靠,然后双脆交替屈伸。动作时,左脚尖于右脚足弓处点地,右膝屈伸两次,同时左手做勒马动作两次,身体随之上下起伏,然后再换脚做。 ●硬骑马步:两脚正步位站好,一手勒马一手叉腰,身体面对正前方。动作时,左脚先干脆、利落地踮起脚跟。膝盖弯曲,身体在右脚上,接着跃起的左脚跟在带有棱角地落地同时绷直膝盖。同时、右脚跟再胎起,腿部弯曲,重心移向左脚、接着踮起的右脚跟在有棱角地落地同时绷直膝盖。动作时,每压脚跟一次,手做一次压腕动作,身体随两脚交替动作而左右摆动。 ●跑马步:两脚正步位站好,动作时,右脚先向正前方跳迈出一大步,接着左脚向前迈一步,紧接着右脚再上一小步,后脚追前脚,显示马的奔跑。动作中身体向前倾,双手做勒马动作, ●踏点马步:双腿正步位站好,右手叉腰,左手勒马,动作时左脚掌着地屈膝,右腿屈膝,脚掌离地,然后右脚前脚掌着地,膝盖绷直,提重心,左脚离地。双脚交替连续进行。 ●进退马步;双腿正步位站好,动作开始时,有脚先迈向8点用前脚掌点地,同时左脚离地,腿向上屈膝提膝。然后左脚掌落地,右脚掌着地,接着右脚后撤到4点,以脚掌点地,同时,左脚离地,腿内上屈膝提膝,然后左脚掌落地,再右腿向上做提膝脚离地动作,双腿动作文替进行,以动作的速度显示马儿奔跑的速度。 ●摇篮马步:双腿小腿前后交叉,两脚踝紧靠,双脚外侧着地。右脚全脚着地,重心在右脚,经过双膝屈伸动作之后,重心移向左脚,左脚全脚掌落地,右脚外缘着地,同时双腿屈膝,动作边续做。 ●跟马步:左脚在前右脚稍后、动作时,右脚经擦地向左脚后跟靠拢,微屈膝同时右脚立即提起,然后再做另一脚。双脚交替动作。 ●滑步马步:双脚正步位站好,双腿并拢,自然屈膝,右脚z掌原地踏一步,紧接着左脚掌再原地踏一步,然后右脚落地屈膝、重心在右腿,同时左腿向旁伸腿踢起,紧接着迅速收回成自然位,动作可连续做。(四)腕与肩的基本动作 1,腕的动作有硬腕与柔腕。硬碗动作至干脆有力,有棱角地上下提压腕,硬腕有单手,也有双手,还可双手交替提压碗、横腕;柔腕:手腕柔韧地上下提压腕。 2.肩的动作: ●硬肩:双脚一前—后踏步,双手叉腰、动作时,双肩有节奏、有棱角地前后摆动,一拍一次,动作要求快而有力。 ●软肩:双脚一前一后踏步,双手叉腰,动作要柔韧,双肩摆动时,左肩先向前拱,左肘向后摆,同时右肩向后摆,右肘向前拱、双肩一前一厉交替摆动,动作均匀连贯。 ●耸肩:双脚—前一后踏步,双手叉腰,动作时,单肩或双肩每拍上下耸动。 ●笑肩:双肩同时上下快速耸肩。 ●圆肩:双脚一脚在前一脚在后做踏步,双膝微屈,双肩按前、上、后、下的顺序做绕圆运动,节奏可快可慢。 ●碎抖肩:双脚一脚在前一脚在后做踏步功作,双膝微屈,双手松弛叉腰,上身松弛,以脊柱为轴点,使肩、背快速、小而碎地前后抖动。 ●甩肩;肩向上用力甩出,接着肩随之扣下,动作幅度一定要大。 ●收肩:双手臂伸向前,手心朝下,肩向后快速收问,再快速还原位,然后再做另一肩。 ●软于:双脚一前一后踏步,身体面向正前方,双手臂两旁抬举与肩平,五指并拢,动作时,双肩上下起伏并连续向肘部、腕部手指各关节部位推及,整个肩、臂、肘、腕、手指关节的起伏动作做起来如同连绵起伏的波浪,但动作幅度不要大。 ●揉臂:双脚一前一后踏步,双手平举至身体两旁与肩平、动作时,以肩背带手臂、肘部、腕、手指做交替揉动动作。动作要有柔韧性,像大雁展翅飞翔。附:脚形:丁字点位手型:三种,自然、稍微打开、空心拳脚位:丁字点位 ,小八字位、中八字位、大八字位、前丁字点位、小丁字点位、中丁字点位、大丁字点位(重心向后靠)、后丁字点位、小丁字点位、中丁字点位、大弓箭位。手位:7位,准备位,小八字位。1位(手空心拳大拇指叉腰),2位(肚子前方,手指尖相对,五指并拢),3位(比2位手稍微打开一点),4位(侧平与肩旁,也就是旁平位),5位(双手上举,手心向下),6位(双手在胸前,手指相对),7位(臀部后方,手心向上。)
文章TAG:正步小跳是什么什么正步位小跳是什么节奏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