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没有音乐伴奏,由鼓声和舞者敲响手中的铜铃来统一动作,唢呐只是断断续续地演奏,2008年6月7日,彝族铃铛舞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铃铛舞蹈展现了彝族传统的生产生活场景,铃铛载歌载舞,舞者先唱后舞,唱跳交替,Yi铃铛舞蹈,彝语称为“衷心的告别舞”,是彝族在祭祀场地表演的传统民间舞蹈舞蹈。
Yi 铃铛舞蹈,彝语称为“衷心的告别舞”,是彝族在祭祀场地表演的传统民间舞蹈舞蹈。这种舞蹈在赫章,尤其是赫章诸保留了完整的形式。铃铛载歌载舞,舞者先唱后舞,唱跳交替。舞蹈没有音乐伴奏,由鼓声和舞者敲响手中的铜铃来统一动作,唢呐只是断断续续地演奏。通过祭祀活动,跳“诚和”之舞,唱祭祀礼仪之歌,以尽子孙之孝,祭奠逝者,告慰生者。铃铛舞蹈展现了彝族传统的生产生活场景。经过艺术处理,内容健康,风格简约。由于彝族无论是婚丧嫁娶都有载歌载舞的习俗,而铃铛舞的群众性较广,所以代代相传,保持了良好的原始状态。最初的Yi 铃铛舞只由男性表演,现在由于观念的更新,女性也加入其中,而且场景不限,节日、庆典、农闲时都可以表演。2008年6月7日,彝族铃铛舞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放饺的盒子上面的旋转舞叫什么这种旋转的舞蹈一般被称为“旋转交子”,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活动,通常出现在春节前夕或元宵节。它是一个复杂的舞蹈,由一群人按照一定的步伐和节奏旋转组成,中间只有一个人,他们被称为“转饺子的小王子”或者“小公主”。他们负责指挥和带动整个舞蹈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