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赏析 > 知识 > 槟榔是怎么摘下来的,生吃槟榔的配料制作过程

槟榔是怎么摘下来的,生吃槟榔的配料制作过程

来源:整理 时间:2025-03-22 06:58:48 编辑:风之神舞蹈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生吃槟榔的配料制作过程

槟榔用槟榔鲜(干)果经粉碎、制作后,再用食用成型胶胶结而成的成型食品。其制作方法在原有工序中增加了将槟榔果粉碎再用食用成型胶胶结成所需形状两道工序。该槟榔克服了现有传统槟榔的刺激口腔、破坏口腔粘膜的缺点,对口腔无刺激,不破坏口腔粘膜,且风味可以随意变化;其制作方法简单易行,槟榔纤维和口香糖基胶混合,嚼食后吐在地上不粘结地面。

生吃槟榔的配料制作过程

2,槟榔怎么吃

槟榔的吃法:摈榔有生吃、干吃两种。生吃,即把新鲜的绿色摈榔果切成小片,果肉和果核同时嚼食。干吃,即把果子煮熟晾干,保存起来供长期食用。吃摈榔更有趣的是,不单食它的瓤肉,而与“扶留叶”(俗称萎叶)、灰浆(用蚌灰或石灰调制而成)为佐料一起嚼食,即所谓“一口摈榔一口灰,。先将摈榔果切成小片,取灰浆少许放在“扶留叶”上,裹住摈榔片放人口里慢慢咀嚼。此时口沫变成红色,再把口沫吐掉而细啖其汁,愈嚼愈香,津津有味,直至脸热潮红,谓之“醉摈榔”。摈榔瘾大的妇女,配上少量烟叶,又香又辣,如喝烈酒。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云:“(槟榔)与扶留叶合蚌灰嚼之,可辟瘴疬,去胸中恶气。
打开包装,先问一下,确定没坏以后,舔一下,再次确定没坏以后,就可以含在嘴巴里了 如果你喜欢可以嚼着吃,但是要把槟榔的渣渣吐掉 这东西吃下去 保证会让你有呕吐的欲望,另外这东西不要吃的太久,会让人产生恶心的反映。
咬着吃
嚼着吃
嚼槟榔的方法有很多种,不同地方的人嚼槟榔的方法也不一样。海南人嚼槟榔的方法跟台湾人的嚼法差不多。他们在嚼槟榔的时候都要加一些其他的东西一同嚼,那里面包含着很多的技艺。海南人嚼槟榔的时候,先把槟榔切成三到四块,形状有点像一瓣桔子那样,然后再把槟榔的外皮和果蒂剥除掉(因为外皮不容易嚼烂,而果蒂有一种苦味)。这时候一般还不能直接地把槟榔放到嘴里面,而是要搭配一种藤类植物的叶子,在海南俗称为“荖叶”,荖叶上面涂上一些石灰,将其包卷成一个三角形的。这最后才把涂上石灰的荖叶和槟榔一起放到嘴里面咀嚼。如果嚼槟榔的时候不用涂上石灰的荖叶,直接嚼槟榔的话,那就索然无味。“一口槟榔一口灰”就是这个这意思,所谓的一口槟榔在海南话里就是一块槟榔的意思。这种吃法可防龋齿、健脾开胃、精神舒畅,有治水肿杀虫之功效,吃时有甜感、微醉、有瘾,但无副作用。 槟榔还有另外一种常见的嚼法就是嚼槟榔干,所谓的槟榔干就是把槟榔用水煮过后(有些地方的人们还在水里面加糖,嚼起来有一种甜味)放在太阳底下晒干,跟槟榔干相应的直接采下来的槟榔海南话称为之“槟榔鲜”(这里的鲜是与熟相对应的“鲜”)。《诸蕃志.志物》称:鲜槟榔,即软槟榔。槟榔干可以直接嚼也可以跟涂有石灰的荖叶一同来嚼。两种嚼法各有各的妙处。槟榔加上涂有石灰的荖叶一同放到嘴里,稍微嚼了几下,全身马上就会有一种发热的感觉,整个脸都发热发红起来,当年苏东坡在海南曾就这种感觉写下“红潮登颊醉槟榔”。所谓“醉槟榔”是指一般第一次嚼槟榔或者不习惯槟榔那种独特味道的人,嚼几下马上就感觉到有点类似于酒醉的那种感觉,而且还会伴有头晕胸口发麻的症状。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外地人都不敢嚼槟榔的原因。嚼槟榔的这种感觉跟吃辣椒倒是有点相似的。只是它没有辣椒那么暴辣,辣得生痛。会嚼槟榔的人,一口槟榔下去,马上就感觉浑身都是热量,
用嘴吃......................................................

槟榔怎么吃

3,摈榔是什么

槟榔果是从海南进的,加工之后,变成了一种口香糖似的。好处就是,槟榔要用嚼的,所以经常进行咀嚼的话对防止老年痴呆有很好的作用,但过于频繁吃的话有可能导致口腔疾病之类的。吃槟榔由于三物混合后即呈红色,食者边嚼边吐,吐出来的汁液如同鲜血一般,而嘴角、牙缝都是一滩滩“血迹”,虽不雅观,但嚼起来脸颊红润,血脉贲张,全身暖洋洋的,如同喝了一杯薄酒,“两颊红潮增妩媚,谁知侬是醉槟榔,”那种滋味非亲尝者无法言喻。因此,在台湾吃槟榔者不仅限于青年男女,就连已无牙齿的老者也将“三合物”绞碎后嚼食过瘾。
  槟榔   槟榔即槟榔树的果实,与椰子同属棕榈科植物。主要生于亚洲及东非一带,原产于马来西亚。   槟榔是重要药用植物之一。在亚洲的许多地区,例如台湾及印度,均有嚼食槟榔的习惯。槟榔是棕榈科植物,英文名为areca, betelnut, pinang。在我国主要生长在海南、台湾等热带近海的地方。槟榔的种子,有仁频、宾门等多种称谓。自古以来槟榔就是我国东南沿海各省居民迎宾敬客、款待亲朋的佳果,因古时敬称贵客为“宾”、为“郎”,“槟榔”的美誉由此得来。海南待客有 “茶,烟,酒,槟”等四种等级,槟榔只有在迎贵宾,婚庆等重大节日才摆上筵席,可见其地位。目前随着槟榔种植面积的扩大和越来越多朋友的喜爱,槟榔已经普及到人们的日常消费中了。   槟榔是我国四大南药之一。槟榔果实中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和有益物质,如脂肪、槟榔油、生物碱、儿茶素、胆碱等成分。槟榔具有独特的御瘴功能,是历代医家治病的药果,又有“洗瘴丹”的别名。因为瘴疠之症,一般都同饮食不规律、气滞积结有关,而槟榔却能下气、消食、祛痰,所以在药用性能上被人们广泛关注。即使墨客骚人对槟榔也情有独钟,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就曾写过“红潮登颊醉槟榔”的佳句。鲜食槟榔有一种“饥能使人饱,饱可使人饥”的奇妙效果,空腹吃时则气盛如饱,饭后食之则易于消化,可谓人间仙果。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槟榔有“下水肿、通关节、健脾调中、治心痛积聚”等诸多病症。不仅如此,槟榔还有治青光眼、 血压增高、驱虫等症的效果。   嚼槟榔是西双版纳傣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嗜好,大凡上了年纪的傣族老人,闲暇时常以嚼食槟榔果为乐。傣族为什么如此喜爱槟榔呢?相传很久以前,一对傣族老两口被不孝的儿子和媳妇气出了胃病。有一天,老两口在槟榔树下编竹箩,风吹树摇,一大串成熟的槟榔果掉了下来,口干舌燥的老两口顺手摘了一颗放在嘴里嚼,觉得甘甜清凉,生津可口,略带一点涩味。到了晚上,老两口都感到胃里异常舒服,接着吃了几天槟榔果,老两口的胃病居然痊愈了。据说,从此以后,傣族有了嚼食槟榔的习惯。   槟榔为棕榈科乔木,原产于马来西亚、印度、缅甸、越南、菲律宾等,而以印度栽培最多。在植物分类学上,槟榔和油棕、贝叶棕等同属一科,但它们却形态迥异,风格不同,油棕、贝叶棕高大魁伟,枝叶修长,堪称高大英俊、潇洒雄健的伟男子;槟榔则窈窕秀气,亭亭玉立,可谓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美少女。槟榔树高而细,在民间还有其传说:不知是在什么年代,一位傣族男青年因自己心爱的姑娘不见了而爬山涉水到处寻找,艰难的路途中他碰到了槟榔树,可当他满怀希望请问槟榔树可曾看到自己心爱的人儿时,谁知槟榔树却傲慢地高抬着头,冷冷地回答了一句令他伤心失望的话。焦急万分的傣族青年又气又恼,对着槟榔树大声诅咒:我要让你高高地站着,永远也不会粗壮。岁月一年年地过去了,至今,槟榔树还是细细高高,始终也长不粗壮。   在西双版纳,槟榔果是财富和吉祥的象征,古时候曾被人们当作货币使用,同时又是傣族青年男女的爱情信物。据说,傣族青年恋爱结婚后,小伙子一般要先到姑娘家上门,义务地服三年劳役,但如果在恋爱期间小伙子能够爬上高高的槟榔树采到槟榔果送给心爱的人,那就可以免去这三年劳役,并把姑娘领回家。   据科学研究表明,槟榔果还是一种常用的南药。除了象傣族民间传说中有健胃的功用外,槟榔果是保护人体牙齿的良药。西双版纳的许多傣族老人牙齿很好,就是常食槟榔果的缘故。此外,槟榔果还能驱虫、治腹胀、驱风、消水肿等

摈榔是什么

4,槟榔啊啊

  两种不同植物种子的总称,在南亚和东印度人们取之咀嚼。估计世界上有1/10的人有嚼槟榔的习惯。槟榔子是棕榈科(Palmae)槟榔树(Areca catechu)的种子。而槟榔叶是胡椒科(Piperaceae)蒟(Piper betle)的叶。槟榔树在印度、斯里兰卡、泰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都有栽培。树干不分枝,高达12~15公尺(40~50呎),直径约45公分(18吋)。叶大,6~9枚簇生於茎顶。果略小於鸡蛋,果皮纤维质,内含一粒种子,即槟榔子。胚乳坚硬,具灰褐色斑点。於8~11月果实完全成熟之前即予采收,去皮,煮沸,切成薄片晒乾,乾后呈深褐色或黑色。咀嚼时,卷少许於蒟叶内,加少量酸橙共嚼,以促使唾液分泌和放出刺激性的生物碱。有时还加入少许小豆蔻、姜黄或其他芳香剂。结果产生大量砖红色的唾液,把嘴、嘴唇和牙龈都染成橘红色。但爱嚼槟榔者的牙齿并不是被槟榔汁液染黑,而是人为染黑的。槟榔子是劣等儿茶(catechu)的原料,其主要生物碱是槟榔碱,兽医用作驱虫药。   采收与加工   1.采收 一般采收分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11~12月采收青果加工成榔干。以采收长椭圆形或椭圆形,茎部带宿萼,剖开内有未成熟瘦长形种子的青果加工成榔干品质为佳。第二时期,3~6月采收熟果加工榔玉。以采收圆形或卵形橙黄或鲜红熟果,剖开内有饱满种子的成熟果实加工成榔玉为佳品。   2.加工   (1)榔玉 将成熟果实晒1~2天,然后放在烤灶内用干柴火慢慢地烤干,约7~10天取出待冷,砸果取榔玉再晒1~2天即可。一般100千克鲜果可加工成榔玉17~19千克。   (2)榔干 采下青果去枝,然后置果实于锅内加水煮沸约30分钟,捞出凉干,再将果实放置于烤灶内用湿柴文火烘烤。约烤2~3天翻炒1次,连翻两次便可。约8~10天用木棒从上面直插底层,如一插便入,说明底层已干,此时取出即成榔玉。一般100千克鲜果可烤得20~25千克。   (3)大腹皮 将成熟果实纵剖成半,剥下果皮,晒干,打松干燥即得。   (4)槟榔花 取尚未开放的雄花干燥而成。以土黄色或淡绿色为佳品。   作用   种子可入药,有杀虫、破积、下气、行水的功效,是我国名贵的“四大南药”之一。主治虫积,食积、气滞、痢疾、驱蛔、外治青光眼,嚼吃起兴奋作用。   槟榔果实中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和有益物质,如脂肪、槟榔油、生物碱、儿茶素、胆碱等成分。槟榔具有独特的御瘴功能,是历代医家治病的药果,又有“洗瘴丹”的别名。因为瘴疠之症,一般都同饮食不规律、气滞积结有关,而槟榔却能下气、消食、祛痰,所以在药用性能上被人们广泛关注。   草药名: 槟榔(betel nut)   常用的驱虫药。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主产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及中国的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槟榔味苦、辛,性温 。归胃、大肠经。功效杀虫,消积,下气,行水。主治虫积,如蛔虫、绦虫、蛲虫、姜片虫等,食积气滞,脘腹胀痛,水肿,脚气,疟疾等病证。现代药理实验证明,槟榔有驱虫、抗病毒和真菌等作用。   略有人吃了老打咯.属正常现像.   来源   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种子。   采集   冬、春果实成熟时采收。摘下果实,将果皮剥下,取其种子,晒干。   药材   干燥种子呈圆锥形或扁圆球形,高1.5~3厘米,基部直径2~3厘米,表面淡黄棕色或黄棕色,粗糙,有颜色较浅的网形凹纹,并偶有银色斑片状的内果皮附着。   食用   槟榔果可以食用,沾卤水咀嚼,初次咀嚼者会面红,胸闷,属于正常现象   毒性   过量槟榔碱引起流涎、呕吐、利尿、昏睡及惊厥,甚至胸闷,头昏致休克.如系内服引起者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洗胃,并注射阿托品。   炮制   槟榔:拣去杂质,以清水浸泡,按气温情况换水,至泡透为止,捞起,切片,晾干。炒槟榔:取槟榔片置锅中,文火炒至微微变色,取出,放凉。焦槟榔:用武火把槟榔片炒至焦黄色时,喷洒清水,取出,放凉。   性味   苦辛,温。性状为类圆形。表面有灰白色与棕色交错得大理石纹理。质坚脆易碎。气微,味涩而苦。归经入脾、胃、大肠经。   给分吧~ ^^

5,有谁知道槟榔的完整制作

因目前槟榔加工发青果为主,故以下工艺及流程故以青果加工为例: ①选子→②清洗→③晾干→⑤发子→⑥晾干→⑦上表香→⑧切子→⑨点卤水→⑩晾干、包装 ④水、甜味剂、香精香料等 注意事项: ①因槟榔青果呈弱酸性,故应在清水清洗时加入适量的碱,这样可以部分中和槟榔果的酸性,也可以彻底地清洗槟榔果的表面,但加工前必须用清水彻底洗净。 ②为防止槟榔果过早霉变,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发子的水要注意消毒。尽量保持加工车间的干燥。 ③发子过程对最终的产品口味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保证发子的时间。一般发子时间为5-7天。 ④表香过程将最终决定产品的口味,在香料的配合使用上要力求达到最佳的香气组合和使用量。 说明: ①在对产品的柔软性没特别要求的企业中,为了缩短加工周期,发子过程对水进行加热或只浸泡1-2天。采用这两种加工工艺的企业,发子过程中只添加甜味剂等,未添加香精香料。香精香料在随后的表香过程中添加。但这样加工制得的产品口感上会有所不足。 ②槟榔的整个加工过程时间较长,选用香精时应考虑耐挥发的香精,比如油溶性和水油两用型的香精。为了尽量减少香精的浪费,香精可在发子结束前两天加入。 ③卤水呈强碱性,很多香精在强碱环境下香气会发生改变,在选用卤水香精时应注意这个问题。 ④在表香完成后,为了防止香气的流失和外观的美观性,可适当涂点胶体;为了加快卤水的凝结速度也可适当加入胶体。 ⑤部分企业发子过程中使用的乙基麦芽酚较多,而乙基麦芽酚微溶于水,但易溶于酒精,故先用酒精溶解后再加入水中发子。发完子后有许多晶体析出,析出的晶体就是乙基麦芽酚,这样产生较大的浪费。故只要加入的乙基麦芽酚在适当的范围内,无须用酒精溶解。 ⑥许多企业为了追求产品的独特口味,在加工过程中添加了许多种香型的香精。这样容易破坏香气间的平衡,反而会产生令人不愉快的香味,因此企业在进行香型组合的时候,事先要考虑组合后香气的协调性,也就是说并不是越多的香型才能做出较好的口味,只要使用合理,简单的组合也能达到非常不错的效果。 发子简易配方:(以1KG槟榔果计) 50倍甜蜜素 5g 糖精 6g 蛋白糖    8g 乙基麦芽酚 6g 香兰素   4g 水     400g 发子常用的几组香精组合:(以1KG槟榔果计) 1、LJ6033冰桔油香精5g + LJ4031桔子粉末香精5g(清甜香型) 2、LJ6034桔子油香精5g + LJ6373薄荷劲油香精1g + LJ4020甜橙粉末香精5g(清甜香型) 3、槟榔主香香精5g + LJ4341鲜奶精3g(甜香型)3 4、LJ6545玉米油香精或LJ3542甜玉米香精5g + LJ6352奶油香精1g(甜香型) 5、LJ3338巧克力浆香精或咖啡油香精5g +LJ6352奶油香精2g(焦苦型) 6、LJ6293芝麻香精5g + LJ6352奶油香精2g(焦香型) 表香简易配方:(以1KG槟榔果计) 乙基麦芽酚 2-3g 香 兰 素 1g 50倍蛋白糖 20g 明 胶 4-5g 水 适量
卤水的制作工艺及流程: ①石灰浆的制作→②石灰浆熬制→③石灰浆、糖浆、甜味剂混合搅匀→④冷却后加入香精香料搅匀 说明: ①、卤水的主要成分为熟石灰、糖浆、甜味剂和香精香料。 ②、卤水制作中需要的石灰浆,由生石灰与水反应沉淀3-5天后,沥去表层的清水制的。 ③、卤水中石灰浆和糖浆的一般配比为1:1,但也可以按个人的口感要求对两者的比例进行调整。 ④、部分槟榔企业用如下方式制备卤水:在准备石灰浆的同时,将糖浆、甜味剂、香精香料、发泡剂混合,借助发泡剂的作用,使之混合均匀,再与泡制5-7天后的石灰浆混合搅匀,待用。
【原 料】槟榔5~10克,萝卜子6~12克,鲜橘皮10~15克,白糖适量。 【制作方法】将槟榔打碎。把萝卜子放小锅内炒香,然后捣碎。取新鲜橘皮(约1个整橘皮),剪成细丝状;然后将上3味一同放入搪瓷杯内,加水适量,煎煮5~7分钟后,去渣留汁,最后加入白糖适量,当作饮料服食。
灰和糖浆1
一种槟榔饮料酒的配制方法,添加槟榔粉、蒌叶粉、细螺灰来制作槟榔酒曲代替普通酒曲,并在饮料酒酿制过程中添加了槟榔原汁或槟榔浓缩汁。按本发明提供的配制方法,简便易行,制得的槟榔饮料酒类,具有独特的风味,对人体具有良好的保健疗效。
摘下果实,将果皮剥下,取其种子,晒干。 炮制 槟榔: 拣去杂质,以清水浸泡,按气温情况换水,至泡透为止,捞起,切片,晾干。 加工 (1)榔玉 将成熟果实晒1~2天,然后放在烤灶内用干柴火慢慢地烤干,约7~10天取出待冷,砸果取榔玉再晒1~2天即可。一般100千克鲜果可加工成榔玉17~19千克。 (2)榔干 采下青果去枝,然后置果实于锅内加水煮沸约30分钟,捞出凉干,再将果实放置于烤灶内用湿柴文火烘烤。约烤2~3天翻炒1次,连翻两次便可。约8~10天用木棒从上面直插底层,如一插便入,说明底层已干,此时取出即成榔玉。一般100千克鲜果可烤得20~25千克。

6,槟榔是什么

槟榔,是单子叶植物纲、初生目、棕榈科、槟榔属常绿乔木,茎直立,乔木状,高10多米,最高可达30米,有明显的环状叶痕,雌雄同株,花序多分枝,子房长圆形,果实长圆形或卵球形,种子卵形,花果期3-4月。槟榔原产于马来西亚,中国主要分布在云南、海南及台湾等热带地区,亚洲热带地区广泛栽培,槟榔是重要的中药材,在南方一些少数民族还有将果实作为一种咀嚼嗜好品。扩展资料:1、槟榔的功效(1)有驱虫作用:槟榔具有杀虫的功效,曾被用来治疗绦虫、钩虫、蛔虫、绕虫、姜片虫等寄生虫感染。(2)有助消化、消积食的作用:嚼食槟榔能使胃肠平滑肌张力升高,增强肠蠕动,促进胃液的分泌,故可帮助消化,增进食欲。(3)有利水、下气,解毒的作用:经常便秘的人可能少量的食用槟榔,用10g槟榔泡水,饭后服用,能够有效的改善便秘的症状。(4)预防高血压:槟榔能有效地抑制血管紧张肽转移酶的活性,对于高血压有一定的预防作用。2、注意事项(1)咀嚼槟榔会导致了口腔癌的发病率增高。前期槟榔碱先逐渐导致口腔黏膜纤维化,患者会有张口受限、舌活动受限、黏膜弹性丧失及溃烂等表现,也有疼痛、影响进食等痛苦。(2)槟榔嚼物一般由槟榔果、老花藤和煅石灰组成,掺加一些烤烟和香料。其中的添加剂如石灰、丁香、烟叶和槟榔籽中含有一些致癌因子,口腔癌的发生与嚼槟榔的时间和槟榔在口腔内滞留的时间呈正比。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槟榔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长期咀嚼槟榔有致癌风险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槟榔抗癌还是致癌?食用槟榔的注意事项
槟榔是我国四大南药之一。海南省是我国槟榔的主要产区,入冬是槟榔收获季节。在主要产区的万宁、陵水、定安等县市的街道上,摆满了卖槟榔的摊点。到海南来的游客除了领略宝岛自然风光外,还有不少引人入胜的风俗人情,“客至敬槟榔”就是其一。三亚的槟榔西施  三亚的槟榔西施——一种病态美槟榔树是南台湾特有的景观,尤其是在仲夏的傍晚,趁着夕阳西下,天空染上一片晕黄,细长树叶随着轻风吹拂,摆弄着亚热带的佣懒浪漫。虽然在台湾「吃槟榔」已经有多年的历史,当槟榔产业盛极一时的时候,甚至有许多种田的农民,干脆改种起槟榔,「槟榔文化」不仅意味着一个特殊的社会现象;而且近年来,医学界也指出「吃槟榔」对身体的负面影响,无形中也对槟榔产业造成严重的冲击。如果槟榔不能吃了,槟榔树的经济价值就没了吗?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当人们正忙着将丰硕的槟榔果实称斤论两的卖钱时。那些留在树梢上,任其开谢的槟榔花,是可以成为一道清香诱人的美食喔。可别小看这一朵朵素净不起眼的小白花,它不但具有清凉退火的功效,而且还会散发出淡淡的花香呢。槟榔树是属于棕榈科植物,本身是雌雄同株,每到花季的时候,就会从叶销下绽放出一朵朵白色的花朵,在一丛花朵中,通常是以雌花占多数,而雌蕊呈三角锥体,花期是三月到九月,致于食用的部份,就是尚未抽出的雕花,而且它还有一个可爱的俗称。叫做「半天花」。食用的槟榔花,主要是以鲜嫩的雕花为主,制作的方式,分为热炒与凉拌二种。首先是将采收的鲜花以清水洗净,再以肉丝快炒起锅就可以了。至于如果要凉拌的话,可以用酌量的盐、糖、醋、麻油拌成的调味酱汁,淋上洗净的槟榔花即可。无论是快炒,或是凉拌,槟榔花餐最主要的是要保留花本身的香味,才能彰显其特色,所以建议您,调味时,口味不宜过重;烹煮的时间,也不宜太久,这样才可以在您神奇的双手中,变出一盘色香味
槟榔树又称宾门、槟楠、大白槟、仁频、仁榔、洗瘴丹、仙瘴丹、螺果,是棕榈科(Palmae)植物等,与椰子同属棕(zōng)榈(lǘ)科常绿乔木,主干可长至二十米,树干挺直,叶子集中生长在树顶,在中国、印度、斯里兰卡、泰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都有栽培。树干不分枝,高达12~15公尺。槟榔子是槟榔树的种子。而槟榔叶是胡椒科(Piperaceae)蒌叶(Piper betle)的叶。槟榔果略小于鸡蛋,果皮纤维质,内含一粒种子,即槟榔子。胚乳坚硬,具灰褐色斑点。于8~11月果实完全成熟之前即予采收,去皮,煮沸,切成薄片晒干,干后呈深褐色或黑色。咀嚼时可以蒟(ju)叶包覆。槟榔子是劣等儿茶的原料,其主要生物碱是槟榔碱,兽医用作驱虫药。另有同名电影作品《槟榔》。另外的槟榔咀嚼物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入一类致癌物名单。  相关图片:  槟榔原是重要药用植物之一,在南方一些少数民族还有将果实作为一种咀嚼嗜好品。它是中国四大南药之一(其它三种为益智、砂仁、巴戟),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和有益物质,具有消积、化痰、疗疟、杀虫等功效,是历代医家治病的药果。 剖开煮水喝可驱蛔虫。  明朝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有记载如下:“岭南人以槟榔代茶御瘴,其功有四。一曰:醒能使之醉。盖食之久,则薰然颊赤,若饮酒然,苏东坡所谓红潮登颊醉槟榔也。二曰:醉能使之醒。盖酒后嚼之,则宽气下痰,余酲顿解,朱晦庵所谓槟榔收得为去痰也。三曰:饥能使之饱。盖空腹食之,则充然气盛如饱。四曰饱能使之饥。饱后食之,则饮食快然易消。”
嚼槟榔可以提神。就是一种植物口香糖。第一次吃的时候是会有头晕、脸红、胸闷的感觉的,感觉喉咙像堵了东西一样。 嚼槟榔的方法有很多种,不同地方的人嚼槟榔的方法也不一样。海南人嚼槟榔的方法跟台湾人的嚼法差不多。他们在嚼槟榔的时候都要加一些其他的东西一同嚼,那里面包含着很多的技艺。海南人嚼槟榔的时候,先把槟榔切成三到四块,形状有点像一瓣桔子那样,然后再把槟榔的外皮和果蒂剥除掉(因为外皮不容易嚼烂,而果蒂有一种苦味)。这时候一般还不能直接地把槟榔放到嘴里面,而是要搭配一种藤类植物的叶子,在海南俗称为“荖叶”,荖叶上面涂上一些石灰,将其包卷成一个三角形的。这最后才把涂上石灰的荖叶和槟榔一起放到嘴里面咀嚼。如果嚼槟榔的时候不用涂上石灰的荖叶,直接嚼槟榔的话,那就索然无味。“一口槟榔一口灰”就是这个这意思,所谓的一口槟榔在海南话里就是一块槟榔的意思。这种吃法可防龋齿、健脾开胃、精神舒畅,有治水肿杀虫之功效,吃时有甜感、微醉、有瘾,但无副作用。 槟榔还有另外一种常见的嚼法就是嚼槟榔干,所谓的槟榔干就是把槟榔用水煮过后(有些地方的人们还在水里面加糖,嚼起来有一种甜味)放在太阳底下晒干,跟槟榔干相应的直接采下来的槟榔海南话称为之“槟榔鲜”(这里的鲜是与熟相对应的“鲜”)。《诸蕃志.志物》称:鲜槟榔,即软槟榔。槟榔干可以直接嚼也可以跟涂有石灰的荖叶一同来嚼。两种嚼法各有各的妙处。槟榔加上涂有石灰的荖叶一同放到嘴里,稍微嚼了几下,全身马上就会有一种发热的感觉,整个脸都发热发红起来,当年苏东坡在海南曾就这种感觉写下“红潮登颊醉槟榔”。所谓“醉槟榔”是指一般第一次嚼槟榔或者不习惯槟榔那种独特味道的人,嚼几下马上就感觉到有点类似于酒醉的那种感觉,而且还会伴有头晕胸口发麻的症状。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外地人都不敢嚼槟榔的原因。嚼槟榔的这种感觉跟吃辣椒倒是有点相似的。只是它没有辣椒那么暴辣,辣得生痛。会嚼槟榔的人,一口槟榔下去,马上就感觉浑身都是热量,再嚼几下,身上、额头上马上就会流汗了。再冷的天,几口槟榔下去也能让人感觉全身上下的血液流动加速,汗水直留。这种独特的感觉确实是妙不可言。
听说嚼槟榔是在做面部运动
文章TAG:槟榔怎么下来生吃槟榔是怎么摘下来的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

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