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干戈舞”流行于靖西、德保两县。表演时,一人扮演干戈鸟,穿上插有羽毛的衣服,一手操纵鸟的两只翅膀,使其上下舞动,就像张开翅膀,一手操纵鸟的头部,使其应声而答,发出祝贺人们新年的信号。还有一个打扮成老人的人,挥舞着鞭子和他一起唱歌,烘托节日气氛,祝人们好运。是一个女一个男的表演团队。
4、 壮族跳什么舞壮族舞蹈起源于对狩猎的模仿,但往往与巫师奖励神灵的活动密切相关。巫师们崇拜上帝时总是载歌载舞,享受上帝的赐福。最早记载的壮族 舞蹈的华山壁画,其实是当时壮族的祖先对蛙神的颂歌。这种舞蹈的造型是两臂抬起,双肘张开,两腿成弓步蹲下。动作粗犷有力,赋有特色。它叫做青蛙舞。魏晋时期,仆从祭祀鬼神时,跳鬼舞,鼓励鬼神。宋代桂林、桂北等地有傩队,戴面具为神起舞。
龚师傅舞鬼脸弹,每个神一个,有30多个,每个神的动作和歌词都不一样。巫术舞蹈就是女巫耍把戏,跳舞,表演得好像被神灵附身一样。还有其他与拜神相关的舞蹈,比如铜鼓舞、春牛舞、新年舞等等。壮族民间其他舞蹈,模仿工运。据统计,表达劳动、热爱生活的有几十个舞蹈。著名的舞蹈有:冲塘舞、钢管舞、蜜蜂鼓舞、茶事、水桶舞、绣球舞、钓虾舞、桃叶舞、斑鸠舞等。
5、广西 壮族民间 舞蹈之扁担舞文化广西壮族民俗舞蹈钢管舞文化壮族文化是在人们的生产劳动中产生的,所以壮族文化是独特的。壮族最受欢迎舞蹈是壮族钢管舞是用劳动工具表演的,但却蕴含着浓厚的劳动氛围,是壮族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表达。钢管舞是壮族传统民间舞蹈的一种,由拍子舞演变而来,一般由女子表演。流传于广西都安县临江、苏迪、安阳乡壮族自治区及马山县白山、古寨、方嘉乡。
壮族钢管舞又称“打鲁烈”、“鼓浪”、“打郎”(均为壮语音译),是一种群众自娱自乐的民间形式舞蹈。尤其是中老年女性,玩撑杆跳就更好了。玩钢管舞的时候,至少四个人一组,最多十个八个人可以在钢管舞,在长板凳上互相敲打。起初钢管舞是用木板,盖在米缸上,用杆子打。因为石槽太重搬不动,就慢慢改成了长板凳。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到十六,村村通扛竿,过了十六就不玩了。
6、 壮族舞有哪些舞种壮族舞蹈起源于对狩猎的模仿,但往往与巫师奖励神灵的活动密切相关。巫师们崇拜上帝时总是载歌载舞,享受上帝的赐福。最早记载的壮族 舞蹈的华山壁画,其实是当时壮族的祖先对蛙神的颂歌。这种舞蹈的造型是两臂抬起,双肘张开,两腿成弓步蹲下。动作粗犷有力,赋有特色。它叫做青蛙舞。魏晋时期,仆从祭祀鬼神时,跳鬼舞,鼓励鬼神。宋代桂林、桂北等地有傩队,戴面具为神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