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品 > 经验 > 幼儿基本功有哪些,幼儿舞蹈基本功训练包括哪些

幼儿基本功有哪些,幼儿舞蹈基本功训练包括哪些

来源:整理 时间:2025-03-16 21:24:37 编辑:风之神舞蹈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幼儿舞蹈基本功训练包括哪些

软功是肯定的;气质要从小培养;走路要昂首挺胸、收腹提臀、学会深呼吸等。
水水水水撒

幼儿舞蹈基本功训练包括哪些

2,不知道每一级不同年龄的小朋友要练的基本功有哪些

1级:慢腾活动 收肚子 游戏 舞蹈 叉腰2级:中级活动 摸屁股跳舞 搞卫生 叉腰3级:超速活动 踢腿 舞蹈 叉腰 站下腰 压膝盖 叉腰4级:低速活动 踢腿 游戏 叉腰 站下腰 坐下腰 搞卫生5级:中速活动 压腿 站下腰 叉腰 坐下腰 冒险小游戏 精致活动6级:高速活动 压腿 站下腰 叉腰 游戏 精致小手 我要长大 舞蹈7级:级速活动8级:老师家乡

不知道每一级不同年龄的小朋友要练的基本功有哪些

3,儿童基本功学什么

1.压腿 这肯定是舞蹈里面最基础的训练内容了,只要练习舞蹈基本上都要练习,压腿分为压前、旁、后腿。压腿的练习有助于打开孩子腿部关节的韧带。压腿时要注意腿部关节的直立,脚背向...2.压肩 这是打开肩部韧带的练习,压肩时,双手臂伸直放在把杆上,两腿之间的距离略等于肩宽...3.下腰 年龄偏小的孩子腰的柔韧性好,但是手脚力量偏弱,无法支撑身体,正确下腰的方法是:双脚...4.劈叉 劈叉(Split)为柔韧性训练的高级阶段,是武术、舞蹈、体操、瑜伽、形体训练等体育...

儿童基本功学什么

4,三岁宝宝应该学会什么

3岁以下的宝宝正是人生健康打基础的时候,基础坚实与否,关系终身健康。所谓基础,通俗的说就是“吃、喝、睡、拉”,简简单单四个字,却蕴含着许多科学育儿的道理,例如,宝宝从吃奶到半固体食物,最后吃成人饮食存在着三级火箭理论,怎样使宝宝学会吃除奶以外的食物,为什么有些宝宝只吃奶不吃其它食物;又如宝宝何时训练大小便,为什么有些宝宝在1岁以内就经常便秘?还有宝宝的睡眠究竟要多少时间,为什么有些宝宝夜晚哭吵不安?凡此种种是我们经常遇见的问题。3岁以下的宝宝正是形成人生基本能力的重要时期,如从出生只会哭到笑出声、咿呀作语、叫爸爸妈妈到说话;从睡不分昼夜到一夜睡至天亮,并能独自睡;从大小便不能自己控制到不用嘘嘘乐,随意控制如厕;从只会吃奶、用奶瓶到吃饭、用匙和用筷等等,每一种能力都会有一个适合学习的年龄阶段,又称关键期,比如7~12个月是食物质地由细渐变粗的关键期、18~21个月是词语爆发的关键期、18~24个月是大小便训练的关键期……,父母知道了这些知识后,就能在恰当的时候教会宝宝各种各样独立生存的能力。 二、 学习向“社会人”过渡 当宝宝有了一定的自主性如会独自走路后,他们的外部世界就扩大了许多,他要用肢体语言或口头语言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要理解环境,要传递需求,更要与他人学会沟通,这就是社会能力,许多年轻的父母认为宝宝太小,社会能力并不重要,大了自然学会,其实不然。在今天的信息社会中,纵然有超人的能力,但不能在社会环境下表现自己或不懂得如何表现自己就是对自己能力的埋没!所以社会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宝宝的社会能力发展见表1。在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中,宝宝学会了与人交往的快乐,个性发展也从以自我为中心迈向超自我的高一级阶段,与人交流、分享、有同情心、责任心等。 3岁 知道性别、和别人玩简单游戏,懂得等待和轮流 如今围绕着3岁以下宝宝究竟学什么已形成了一个百花齐放的格局,纵观社会上的林林总总现象,我觉得有两大误区需要引起父母的警觉,一个是环境的误区,另一个是养育理念的误区。两个误区对宝宝的生长发育造成了不良影响。

5,孩子该会哪些基本生活技能

基本生活技能主要指吃饭、睡觉、大小便、穿脱衣服、洗漱等最基本的自我料理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到了五六岁上幼儿园的年龄,这些基本生活技能应该完全掌握。 (1)饮食:4岁时,孩子也许不大会用筷子吃饭,但用匙子或叉子都可以。4-6岁的孩子吃东西可能要比大人慢一些,但基本上都能吃完,不会剩饭菜,而且能用筷子吃。吃饭时,要教育孩子专心吃,不能东张西望,端着饭碗走来走去,一边玩玩具,一边看电视,这儿摸摸,那儿碰碰,既不卫生又影响消化。有的家长嫌孩子吃得慢,经常主动给孩子喂饭,这种做法很不可取。尽量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2)睡觉:4-5岁的孩子已经知道睡觉对身体健康、养足精神的意义。但是,往往到了睡觉的时间还想玩,磨磨蹭蹭不肯上床,并且装出一点都不困的样子。碰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要认为偶尔一两次没关系而姑息孩子,即使不困,到了时间也要让孩子上床睡觉。重视培养孩子睡觉前刷牙、洗脸、洗脚等习惯。孩子醒来后,让他自己起床穿衣服,如果孩子做得好,就应当表扬。 (3)大小便:3岁的孩子已经能够自己大小便,但尚不会擦屁股。到四五岁,家长就应该让孩子多练习自己完成所有的步骤了。但是,孩子偶尔也会因玩得太专心,尿到裤子上。遇到这种情况,不要过分责怪孩子,而应该耐心进行教育,让孩子知道下次不能这样了。家长看到孩子玩得比较兴奋,长时间没有上厕所,也应该从旁提醒一句。另外,要让孩子从小养成便后洗手的习惯。 (4)穿脱衣:多数孩子四五岁就能自己穿脱衣。此时如果还不会,可能是没能正确掌握要领,家长应该耐心教会孩子。脱下的衣服应该放整齐,不能乱扔。换洗的衣服要放在固定的地方,如果孩子忘了,就督促一下,以养成习惯。 (5)卫生:要培养孩子自己漱口、刷牙、洗脸等。这个时期的孩子一般都能自己洗手了,所以,每次外出回家、饭前、便后、玩耍以后,要让孩子不忘洗手。有些孩子比较贪玩,衣服脏了也不知道换,这时大人就应当提醒孩子及时换衣服,让孩子知道干净的衣服穿在身上才会舒服,从小养成爱清洁的好习惯。5岁以后的孩子愿意自己洗澡,家长可以调节好水温让孩子自己洗,但要做好浴室防滑等安全工作,提醒孩子哪些地方不要忘了打肥皂洗干净,不能马虎。孩子头发长了要理发,指甲也应定时修剪,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迎艳)

6,少儿舞蹈基本功术语有哪些

1、[主力腿]是舞蹈训练中的专用术语。又称“支撑腿”。顾名思义是指做舞蹈动作是支撑身体中心的那条腿。2、[动力腿]也是舞蹈训练中的专用术语。又称“动作腿”。是在舞蹈诗正在运动着的那条腿,一般不担任支撑身体中心的任务。3、[身向][面向]身体正面所潮的方向呈“身向”。在中国舞的动作中,常常有身体朝一个方向,而面(脸)却转向另一个方向,即“面向”。例如:“身向”一点,“面向”8点。如果“面向”和“身向”是一致的,则只说“身向”。4、[身韵](单属中国古典舞专业术语)全称为身法与韵律。“身法”属于外部的技法范畴,“韵律”则属于艺术的内涵,表里合一构成“身韵”,它是中国古典舞中具有强烈表现特色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是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灵魂。5、[视点](单属中国古典舞专业术语)即眼睛的视线。它是中国舞以“手、眼、身、法、步”突出舞蹈神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舞蹈传情达意的窗口。6、[眼视](单属中国古典舞专业术语)即眼睛所看的方向。在中国舞蹈的“身韵”中,往往眼视某个方向时,也略带动头(脸)专项或甩向眼所看的方向,一次加强动作的“精、气、神”。7、[亮相]源于中国古典舞蹈表演中有特色的一种技法,即按情绪需要,是某舞蹈段落的最后一个动作,成为加强节奏感的一个“舞姿”造型,这个“舞姿”要通过刹那的动作顿挫、到位、甩头、凝视等使所表达的神情更加突出、明朗。此类造型即称“亮相”或“亮相动作”。又分“硬亮相”、“软亮相”两种。8、[平圆]与地面向平行的圆圈路线即“平圆”,如有受灾头上方顺时针划一“平圆”:即右手在头上方经前往左,再向后至右划一个圆圈。9、[立圆]与地面相垂直的圆圈运动路线即“立圆”,也称“竖圆”。如右臂经右“旁平位”、“上位”左“旁平位”、“下位”划一圆圈。10、[留头、甩头]在“转体”或转圈时,身体开始转动儿头仍留向原方向不动,称“留头”。快速转动头从一方位到另一方为,称“甩头”。11、[控制]舞蹈中“控制”一次有两种用意:一、使动作停在某一“舞姿”上静止不动,以训练某部分肢体的力量和功能,即“控制动作”练习。二、按动作路线、节奏、规格等要求支配肢体准确到位,以达到“舞姿”或“技巧”的完美,即舞蹈运行的“控制”能力。12、[基训]是指对舞蹈演员或学员基本能力的训练。如发展身体各部分肌肉的能力,训练关节的柔软性,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等各种技巧。使学员身体运动更符合舞蹈规律的要求,以适应各种类型动作和高难技巧的需要;同时,为随时扮演各种舞蹈人物形象做好准备,基本训练,对演员,学员体力的保持也有益处。13、[起泛儿]是舞蹈俗语,指动作前的准备姿势。技巧前的准备动作,都称作“起泛儿”也叫“起”。14、[法儿]指舞蹈时是否得法,即动作是否符合规律,是否有韵味。在品评舞蹈者的动作是否得法时,常用有“法儿”没“法儿”来加以褒贬。15、[节奏]是指音响活动的轻重缓急形成节奏,其中节拍的强弱和长短交替出现而合乎一定的规律。节奏为音乐旋律的骨干,乐曲结构的基本因素。节奏也是舞蹈动作的基本要素之一,一切舞蹈动作均在一定的节奏下进行。16、[韵律]是指在舞蹈动作中,人体运动的自然规律造成欲左先右,欲纵先收,以及动与静,上与下,高与低,长与短等辨证的规律,形成了舞蹈动作的韵律。韵律在舞蹈中享有重要地位,是较难掌握的一种动作因素。17、[身段]指演员在舞台表演或训练中,各种舞蹈的形体动作的统称。从最简单的比拟手势到复杂的武打技巧,如:坐、卧、行、走、甩袖、亮相等都称为身段。18、[形体]指演员的身体形态。通用在戏剧中,尤为话剧和电影所常用。话剧和电影演员的身体训练和舞蹈训练称为“形体训练”这种课程称为“形体课”。19、[造型]是塑造人物外部形象的艺术手段之一。在舞蹈中人们将雕塑性强的动作姿态称为“造型”。20、[舞蹈动作]是指经过提炼和美化,有节奏,有规律的人体动作,是舞蹈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它大多来自劳动生活,并同民族的斗争生活,风俗习惯,自然条件,审美观念和传统艺术等有联系。21、[舞蹈语言]舞蹈语言主要是通过舞蹈动作来表现主题,抒发情感的。舞蹈语言也是舞蹈动作的别名,它由单一或几个舞蹈动作组合而成具有一定含义。舞蹈语言即包含有一定意义的简单舞蹈动作,又包含较长的动作组合。22、[舞蹈组合]是舞蹈的常用语。它是指两个以上的舞蹈动作被组织联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动作称为组合。它包括最简单的,性质单纯的动作连接,也包括最复杂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动作的组合。它是用来达到某种训练目的,或是为了表现一段舞蹈思想内容的手段。扩展资料相关舞蹈术语:地功:勾绷脚、地面上的压腿、压垮、踢腿、下腰、横竖叉。把上练习:站姿、一位擦地、蹲、画圈、五位擦地。中间练习:手位、脚位、大踢腿(前旁)、一位二位五位上的小跳、中跳。毯子功:前软翻、后软翻。其中最重要的基本功是压腿,下叉,下腰,脚背的训练。舞蹈是跳跃能力训练,协调力的训练,气息的训练,乐感的训练。参考链接 百度百科 少儿舞蹈
1. 地功:勾绷脚、地面上的压腿、压垮、踢腿、下腰、横竖叉。2. 把上练习:站姿、一位擦地、蹲、画圈、五位擦地。3. 中间练习:手位、脚位、大踢腿(前旁)、一位二位五位上的小跳、中跳。4. 毯子功:前软翻、后软翻。5. 其中重要的基本功是压腿,下叉,下腰,脚背的训练。拓展资料:少儿舞蹈的能力培养(1)培养儿童的舞蹈基本功,培养儿童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等,从而实现孩子的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2)培养儿童身体对节奏的敏感性,开发他们的艺术潜能(3)培养儿童良好的姿态和气质(4)培养和增强儿童的注意力、模仿力、表演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等学习能力,并且促进儿童全脑的开发。(5)培养少儿的兴趣、信心、毅力、意志等优良品质,从而促进少儿智力全面发展。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少儿舞蹈
少儿舞蹈基本功术语如下:一,地功:勾绷脚、地面上的压腿、压垮、踢腿、下腰、横竖叉。二,把上练习:站姿、一位擦地、蹲、画圈、五位擦地。三,中间练习:手位、脚位、大踢腿(前旁)、一位二位五位上的小跳、中跳。四,毯子功:前软翻、后软翻。少儿舞蹈基本功主要的基本功是压腿,下叉,下腰以及脚背的训练。舞蹈主要目的是跳跃能力训练,协调力的训练,气息的训练以及乐感的训练。扩展内容预防受伤根据调查有氧舞蹈最容易受伤的部位:依次为胫骨、脚、背、膝、踝,产生有氧舞蹈的受伤的主要原因是运动过度,脚扭伤,韧带拉伤等。产生有氧受伤的原因:1.外因,服装鞋的问题、准备活动、放松、伸展不充分、动作有问题、教练教法不好等2.内因,自己的舞蹈技术掌握不够,调整不够,腿太紧,髋部没力,急于求成。预防有氧受伤的方法:1.针对外因可以,穿适合运动的服装和鞋、准备活动、放松、伸展要充分、跟好的教练等。2.针对内因可以,选择自己适合的课程、不急于求成,同时要注意自己身体基本素质的提高。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舞蹈
1. 地功:勾绷脚、地面上的压腿、压垮、踢腿、下腰、横竖叉。2. 把上练习:站姿、一位擦地、蹲、画圈、五位擦地。3. 中间练习:手位、脚位、大踢腿(前旁)、一位二位五位上的小跳、中跳。4. 毯子功:前软翻、后软翻。5. 其中最重要的基本功是压腿,下叉,下腰,脚背的训练。6. 舞蹈是跳跃能力训练,协调力的训练,气息的训练,乐感的训练。 注意:少儿舞蹈基本功必须从基本的开始学起,其实一个孩子在什么年龄段学什么样的基本功是有规定的,因为这会影响到您的孩子以后的身体发育,还要注意锻炼孩子的舞蹈表现力和孩子的灵气,这样对以后的课程会有很大的帮助,最好能找到一个专业的老师一直学下去,因为每个老师的上课方法不同,如果总换老师,孩子会非常不适应从而得不到提高!学习舞蹈是很苦的一件事情,需要家长全力配合,同时对孩子的毅力也是一种锻炼!
向后下腰 一字开 八字开 小八字位我不知道你学的是什么舞蹈,所以一些舞蹈动作的手型还没办法说明
文章TAG:幼儿基本基本功哪些幼儿基本功有哪些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