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家 > 知识 > 胶州秧歌用了哪些道具,请问胶州秧歌是哪里的秧歌啊

胶州秧歌用了哪些道具,请问胶州秧歌是哪里的秧歌啊

来源:整理 时间:2024-09-27 21:12:24 编辑:风之神舞蹈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请问胶州秧歌是哪里的秧歌啊

当然是山东秧歌啊,一手手绢,一手扇子。

请问胶州秧歌是哪里的秧歌啊

2,三句半都要什么道具

一个锣
第一个用鼓,第二个用木鱼,第三个用小镲,第四个用锣。传统的是这样的顺序!

三句半都要什么道具

3,三句半都需要什么道具

铜锣,或者能敲击出声音来的东西。。。铁的脸盆效果更佳。服装要求就是一个字 怪~演出效果绝对好了。最好有1女的加入其中。最后敲锣的人。是比较傻的那种。
一个锣
四个人

三句半都需要什么道具

4,秧歌舞腰部寄什么

稳中浪、浪中俏、俏中艮和踩在板上、扭在腰上是东北秧歌的最大特点。 东北秧歌的基本动律 1、上身动律:东北秧歌的身体韵律主要是左右摆动和前后扭动。横摆身是身体的左右两侧胸腰交替提压,形成上半身的左右横摆。前后扭身是以腰为轴,以肩为主...
胶州秧歌动态的风格特点——抻、韧、碾、泞 谈胶州秧歌动态的风格特点的发展及在舞蹈作品中的体现 李良慧 (西华师范大学音乐学院04级2班) 摘要:胶州秧歌在我国自宋朝以来已经有一段相当的历史了,它的体态特征和动律特点十分独特。本文就主要是...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5,秧歌有哪些种类

秧歌一般分为两种:地秧歌和高跷。根据地区分为三种:东北大秧歌、山东秧歌和陕北秧歌。第一种是东北秧歌流行在东北三省(中国东北部),来源于中原一带结合了当地满族的文化,形成了有代表性的东北大秧歌。东北大秧歌有三种表演形式,二人转、地秧歌、高跷秧歌,并有花场、小场、唱喜歌、对歌等表演程序。使用的伴奏乐器有唢呐、小钹、大钹、鼓、笛子、二胡、竹板。东北大秧歌的音乐非常热闹,具有泼辣、风趣而又花梢的特点。很具民间特色的一种。第二种是山东秧歌山东(中国东部)秧歌有三种最具代表性的秧歌,鼓子秧歌,胶州秧歌、海阳秧歌。鼓子秧歌流行于鲁北地区的临沂、商河、惠民一带。鼓子秧歌的演唱,是一种说唱性歌曲。曲目灰谐、幽默,具有山东人耿直而又豪爽的性格。胶州秧歌主要流行于鲁南地区胶州一带。欢乐、风趣,胶州秧歌中的唢呐曲和锣鼓曲都十分丰富。第三种是陕北(中国西部)秧歌陕北秧歌,流行于米脂、吴堡、佳县、绥德、清涧等地。陕北地区有挨家挨户拜年的风俗习惯。热闹非凡。陕北歌曲调中所唱的曲调,深受当地人民喜爱。

6,什么叫三道弯

特指在舞蹈动作中的头和胸,腰和臀,胯和腿以逆反向度呈S状的形态;广义上讲,“三道弯”是世界东方各民族舞蹈的典型姿态之一。从地域的角度来谈,位于东亚的中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1333332623432国文化圈内东西南北各文化板块的民间舞种汇成了多种舞姿的三道弯,“北方的秧歌,南方的灯”中已包括了数种民间舞:山东的胶州秧歌;陕北秧歌;东北秧歌;安徽花鼓灯;云南花灯都广为人知,又如西部的弦子,敦煌乐舞。东北部的满族舞蹈,朝鲜舞蹈比比皆是,呈现出纷繁的三道弯舞姿造型。位于南亚的印度文化圈的印度舞,位于西亚的阿拉伯文化圈的东方舞,又如属于东南亚的马来文化圈的巴厘舞都有着不同姿态造型的“三道弯”。在中国的各民族中,汉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是秧歌。由此“扭”在汉族舞中处处皆是,一个“扭”字,把汉族民间舞势态形象地勾勒出来。各种各样的扭,各个地方的扭,都有不同。胶州秧歌是调动全身各部位“扭、拧、韧、碾”循环往复连绵不断,富有内在激情的动作,活动起来“扭断腰”的动作特点,形成了流动中特有的“三道弯”。东北秧歌强调扭得“活”,扭得“浪”,扭出味道来。河北秧歌则有“扭”多于“跳”的特点。海阳秧歌注重的是“扭中摆”。陕北秧歌“扭”是关键。南方安徽花鼓灯舞蹈动作中“三道弯”是它的亮相特点,无论是“风摆柳”、“三点头”还是“单背巾”、“凤凰单展翅”,此类动作都是呈挺拔向上的曲线造型。云南花灯“崴得团”是基本动律,这种崴中出现三道弯的姿态是腰胯扭得大而灵活。这么多种“扭”的姿态,把汉族人民的舞蹈文化美感表露的淋漓尽致
傣族舞的独有体态!
是舞蹈中对于动作的形容词,也就是说当你完成一个动作的时候,你的肢体会呈现一个像三道湾的一个曲线。当然不是所有的舞蹈动作中都会有的。
文章TAG:胶州秧歌哪些道具请问胶州秧歌用了哪些道具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