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品 > 问答 > 扶把训练的目的是什么,拓展训练的目的是什么

扶把训练的目的是什么,拓展训练的目的是什么

来源:整理 时间:2024-08-09 12:37:58 编辑:风之神舞蹈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拓展训练的目的是什么

拓展训练的挑战性项目多为个人项目或小组项目,强调挑战自我、信任和激励。学员在队友激励下,通过完成规定科目来扩大自己的“舒适领域”,从而正视困境和减少对危机感的恐惧。挑战性项目包括:海难逃生、背摔、空中单杠、高空吊环、断桥、多孔桥、高空速降等。合作性项目多为团体项目,需要学员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凝聚力、执行力、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等。掌握正确的合作方法。所有参加者均需投入其中,从而得到了解自我和提升团队的机会。通常合作性项目包括:电网、突破雷阵、齐眉棍、解手链、解绳套、荆棘排雷、信任背摔、顶针传递、相依为命、
吃饱了撑的

拓展训练的目的是什么

2,学前儿童体育锻炼的目标和内容

推拉独轮车;会滚球、转球、抛接球和原地拍皮球;。喜欢并愿意参加体育活动;初步掌握体育活动的有关知识和规则,团结合作、爱护公物;能合作收拾某些小型体育器材。二、中班体育活动目标1、能听信号按节奏上下肢体协调地走和跑;能听信号变速走、变速跑;能听信号变化方向走;能前脚掌着地走,倒退走;能跨过低障碍物走;能绕过障碍物跑;能快跑20米,走跑交替(或慢跑)200米左右;能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追逐跑;能步行1.5公里,连续跑约1分钟;能听信号切断分队走、一路纵队走。2、能自然摆臂连续纵跳触物(物体离幼儿举手指尖20厘米左右);能双脚熟练地向前跳或双脚在直线两侧行进跳;能立定跳远跳距不少于30厘米;能双脚站立从高30厘米处往下跳,落地轻;能助跑跨跳平行线,跳距不少于40厘米;能单双脚轮换跳,单足连续向前跳。3、能肩上挥臂投掷轻物;能自抛自接低(高)球;能两人近距离互抛互接大球;能滚球击物;能左右手拍球。4、能在宽20厘米、高30厘米的平衡木或斜坡)上走;能原地自转至少3圈不跌倒;能闭目向前走至少10步。5、能熟练协调的在60厘米高的障碍物下较灵活地侧钻;能手脚着地协调向前爬;能手脚熟练协调地在攀登架、攀登网或肋木上爬上爬下;能团身滚。6、能较熟练地听各种口令和信号并做出响应动作;能听信号集合、分散、排成4路纵队;能随音乐节奏较准确地做徒手操和轻器械操。7、会玩跷跷板、秋千等各种大型体育活动器械;会骑小三轮车、带辅轮的小自行车;会用球、绳、棒、圈及其他废旧材料开展小型多样的体育活动。8、具有一定的抵御寒、暑、饥、渴的能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9、喜欢并能较积极地参加体育活动;初步养成参加体育活动的习惯;能较自觉地遵守体育活动规则;互助合作、爱护公物,能及时收拾小型体育器材。

学前儿童体育锻炼的目标和内容

3,1到3岁宝宝感统训练及要点如何在家早教

查看大图1.扔球训练目的:手臂运动能力/手眼协调能力。训练要求:把一个小型球或豆球扔到3米远的地方。适用年龄:3-4岁帮助给予:1.开始时如果孩子不领会扔球的动作,可手把手地教;2.给孩子在前方画一条线来提示他/她要扔的距离;3.为鼓励孩子尝试,可在线的旁边放一玩具或小食品来作为奖励物;2.扔豆子训练目的:手臂运动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学习向着目标抛掷物件。4.上、下楼梯训练目的:增进孩子的平衡能力。训练要求:孩子能一步跨上一个阶梯,连续上或下楼梯。适用年龄:3-4岁难度设置:A成人站在孩子前面或后面,伸出双臂或双手的拇指,让孩子抓住拉孩子上楼梯;B成人将左手手臂或拇指抬高,右手手臂或拇指则在孩子右侧腰间的位置,让孩子在搀扶下自己平衡用力上下楼梯;C成人伸出左手手臂或拇指搀扶孩子上、下楼梯;D让孩子独自上、下楼梯。帮助给予:A双手(或拇指)抬高给予协助;B一手(拇指)高,一手(拇指)低给予协助;C单手(拇指)给予协助;D撤消所有协助。5.个性跳绳训练目的:身体平衡能力。训练要求:绳子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柱子或椅子上离地15CM高,让孩子双脚轮流抬高跨过绳子。适用年龄:3-4岁帮助给予:1.用姿势示意孩子如何抬腿跨过绳子,必要时给予身体协助,伸手把他/她的腿抬高跨绳;2.要时时口头提醒孩子注意脚下的绳子,避免绊倒;3.建议用有弹性的圆形橡皮绳。6.扶物能单脚站训练目的:平衡能力训练要求:孩子能扶着椅子或家长手握的棒子单脚站立约5秒。适用年龄:3-4岁难度设置及帮助给予:A.手把手地教孩子用双手扶着椅子背,提起孩子的一条腿悬空约5秒,然后放下。过程中用简单的语言告诉孩子怎么做,如:“抬腿!”、“放下!”B.让孩子自己尝试5秒内(可用数数提醒他/她)不要把脚放下;C.孩子掌握了技能后,改用棒子。家长双手握住棒的两端,孩子则抓住中间重复以上步骤。训练要求:能连续5次把豆袋或类似的玩具扔进1米距离外的大盒子中。适用年龄:3-4岁难度设置:A开始时把距离设短一点,如只要求儿童站在距离大盒子一步或两步的距离;B逐渐地把距离拉大;C逐渐地把大盒子换成小一点的盒子。帮助给予:A手把手地帮助孩子投掷;B只是在孩子姿势错误时才给予帮助。3.互动式投篮训练目的:手臂运动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增进与人互动的能力。训练要求:家长及孩子轮流投篮;家长投完后把球捡起来给孩子投。适用年龄:3-4岁难度设置:适当增大距离。帮助给予:多给予孩子鼓励。

1到3岁宝宝感统训练及要点如何在家早教

4,高分大家对芭蕾舞有什么独特的见解

关于芭蕾 芭蕾形体,那些看似简单的训练动作,却能让我们达到身材匀称的效果,长期坚持甚至能够培养内在的美感,让精神面貌、气质也发生改变。所以让我们借用现代芭蕾形体操,来塑造出一个背部挺直,胸脯丰满,腹部、腿部和足部线条优美的女性吧。 芭蕾舞,诞生于17世纪路易十四的法国,宫廷舞蹈给了芭蕾独特的贵族气质。无论是古典芭蕾舞剧《天鹅湖》,还是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我们都可以看到芭蕾舞演员优美的身姿和气质,这正是芭蕾的形体训练所带来的。 美貌的女性不一定气质好,但体态好的女性一定气质佳。要想拥有美好的体态,参加芭蕾形体训练是上佳的选择。芭蕾形体训练只需要你放松心情投入轻柔美妙的音乐,全心尽力地舒展并控制自己的肢体,这项活动的适应面非常宽。 芭蕾形体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塑造挺拔、优美的体态。芭蕾舞演员的挺拔体态无疑是人体美的最高境界。作为一种特殊的专门训练,它要求双腿并拢,两脚向外打开180°呈“一”字,术语称为“一位”。这时人的脊柱必然呈笔直状态,长期训练会逐渐形成挺拔的体态和良好的气质。 芭蕾给人一种袒露的、直接的,而又优雅庄重的美感。形体芭蕾的一系列基本动作,都建筑在这一审美的观念上。形体芭蕾主要分地面素质训练、扶把训练、脱把训练等基本训练方式。地面素质训练包括坐在地上做勾脚背。盘脚压胯、仰卧吸腿、侧卧旁吸腿、俯卧后吸腿、腰部训练、仰卧前大踢腿等动作。这些动作可以打开肩部和胯部关节韧带,加强腰的柔韧性,增强腿部和后背肌群的弹性和力量。 扶把训练是指训练的时候扶着固定的物体进行的训练。常见的有擦地、半蹲、全蹲、小踢腿、划圈等动作。单腿蹲和小弹腿、压前腿、压旁腿、压后腿也是相当重要的训练动作。这些训练动作可以使脊柱、臀、脚踝、臂充满活力,从而培养优雅和高贵的气质。 芭蕾形体操让你变气质美人 健身芭蕾课上,首先要学习一些基本功。通常从“把杆”动作开始,教学员学习手位和脚位的动作。在掌握了基本的动作之后,教练会根据常见的、耳熟能详的民族舞音乐,编排舞蹈动作教给学员。它能打消练习基本动作的枯燥,让学员增强练习的兴趣,使得学员们能够在热爱中练习。通过这些舞蹈对人体的肩、胯、腰进行的模式训练,能够有效地使练习者的身体柔韧度加强。
芭蕾是残酷的艺术同时也是美得表现
我的见解就是我只能欣赏 而且很喜欢 如果我有孩子我会送他去学一些形体上的东西 但绝不会让他搞专业 除非他自己喜欢的不行 没有别的意思 我很欣赏芭蕾 和芭蕾舞者
芭蕾舞是所有舞蹈中最优雅的舞蹈,演员要控制身材,喜欢吃的东西就在眼前,可却不能吃,好痛苦呀!
芭蕾舞就像艳丽的毒果实,看上去很美丽。谁都羡慕的想要。但是当你真正吃了它就知道你这辈子完了。。。芭蕾舞就像彩虹,只可远观不能近看。。。芭蕾舞就像SEX,把人体最美的线条展示出来。。。

5,芭蕾舞要从几岁学起

学生从几岁开始芭蕾训练最好,他们应按何种进度进行训练,这些虽没有严格规定,但仍有某种通常的准则。8岁或9岁是开始正规训练的最佳年龄,当然,早期训练还可更早些。那个年龄孩子的肌肉松软而富弹性,骨骼柔韧易弯,大脑协调手脚动作的天性尚未消失。  最初的训练在于使动作与音乐协调一致,随后就要训练对一名芭蕾舞蹈家来说至关重要的两项素质:平衡和外开。  无论舞蹈者做什么姿态,是用单腿还是双腿支撑重心,躯体均须平衡地植于髋部,由支撑腿或双腿擎起身体的重量。这就是为什么“扶把动作”如此重要。平衡训练就走从把杆上开始的。  “外开”指的是在髋部不动的情况下,整条腿从髋关节向外的扭转。两腿朝向反方向扭转的姿势,使舞蹈者的腿部获得最大的活动自由,从而可以踢得很高。发展和保持外开,需进行多年的训练。  两三年后,就要练更难的动作和姿态。对姑娘们来说,将开始接触脚尖动作。脚趾长得较齐的女孩会发现自己的优越性;而如果谁的一个脚趾特别长,突出在其它脚趾之外,她在练习脚尖动作时就会感到困难。  以后几年,动作和姿态的训练逐渐变得更富挑战性,学生将要练习很多类似“阿拉贝斯克”这样的新姿势。但是在此以前,各种重要的训练始终没有间断。学生们做动作时更注重外开,已能离开把杆到中间做动作。对手臂姿态的练习提出了更复杂的要求,舞蹈者要通过胳膊传递自己的感情和某种意味。在保持身体姿势的状况下,两臂从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的优美的手臂姿态练习,是一个难度很大的动作。  学生们同时还进行增强力量的训练。对一名舞蹈者来说,力量的标准不只是力度,还包括耐力;而且这种力度和耐力在表演中应以非常轻松的表情显示出来。  芭蕾是一门艰苦的艺术,训练中肌肉有时会感到酸痛,特别是在初学一种新动作时。但是舞者绝不应该觉得疼痛,如果出现了这种现象,那意味着可能出现了偏差;不是你的姿势不准确,就是你所做的练习对你来说过难。  每一节课,每个姿势或每个练习看起来似乎彼此没有什么联系,可是任何一种芭蕾教学法都是按照教学大纲进行的,它们是几百年经验的积累。每一种练习都有它直接的训练目的:或为训练外开,或为锻炼平衡,或为加强脚、踝和腿的力量,或为活络关节,再不就是为强化舞蹈所需的多种素质中的一种。所有的练习都有其存在的价值,甚至它们之间连接的顺序也是十分重要的。  上个世纪,意大利和丹麦的舞蹈者以"大踢腿"作为扶把练习的第一个动作,而俄国人却把它放在扶把的最后一个练习。俄国芭蕾舞团的舞蹈家之所以具备有力而苗条的腿,而意大利和丹麦舞蹈者的大腿看起来显得肿胀、粗笨,这也是原因之一。由此可见,即使是练习的顺序在舞蹈训练中也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  由于所有的姿势都是经过精心安排的,所以它们可以按照各种顺序连接成组合;它们一个连着一个,在观众眼前呈现出一幅诱人的动态形象。  很多舞蹈学校都举办年度演出,招待朋友和亲属。 这种演出不光是汇报学生的学习成果,它还是为培养舞蹈家作准备的芭蕾训练的一部分。  姿势和练习,不仅是古典芭蕾中的部分,也是最为重要的部分。每种姿势和练习就象拼板游戏中的一块板,单看似乎没什么意义,但把它与其它的板块组合在一起,就能变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只要你有兴趣,就可以去学,不过得不怕苦,芭蕾舞是很苦的,很多人学之前有很大的兴趣和信心,但是学了几天之后就退缩了。只要你吃得苦,就可以去学。机会是自己为自己创造的。

6,芭蕾舞的基训有那些

芭蕾基训的训练方式有地面素质训练(勾绷脚、压腿、踢腿等等)、把上练习(把杆练习)、把下练习(脱把训练/中间练习)等。芭蕾基训具有完备的科学的训练体系,每一个组合都有不同的训练价值。是一套科学完整的训练教材。芭蕾基本功训练课程,是舞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芭蕾基础训练具有规范性、系统性与科学性,同时具有特定的循序渐进的训练方式和统一完善的审美标准。对舞者来说,进行芭蕾基训是非常重要的,是可以帮助舞者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的。扩展资料自意大利文艺复兴以来,芭蕾舞的风格就一直在发展。早期,古典芭蕾舞主要是因为地域起源的不同而产生变化的,例如俄罗斯派、法国派及意大利派。后期的变化则分别包含了古典芭蕾舞及非传统技术及舞姿,如当代芭蕾舞及新古典主义芭蕾舞。最为人熟悉及最常演出的风格则是浪漫芭蕾,它是一种以女舞蹈员及脚尖技术为中心的古典风格,以流畅及准确的舞姿见称,时常用来象征女舞蹈员穿着短白色芭蕾舞裙的形象。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芭蕾舞
1、芭蕾舞基训-把上练习把上练习(也叫“扶把训练”或“把杆练习”)是指训练的时候扶着固定的物体进行的训练。包括擦地练习、蹲步练习及压腿练习等等。把上练习是塑造姿态美的主要手段,对发展下肢及躯干的力量、柔韧、灵巧、协调,增强对身体重心的控制、提高平衡能力都非常有效,同时使起到身体的姿态规范化的作用。包括基本手位和基本站位及半蹲、全蹲(比如“双手扶把蹲”、“单手扶把蹲”)及擦地(比如“双手扶把擦地”、“单手扶把擦地)”及小踢腿(比如“双手扶把小踢腿”、“单手扶把小踢腿”)和划圈等动作。2、芭蕾舞基训-地面素质训练地面素质训练包括坐在地上做勾脚背、盘脚压胯、仰卧吸腿、侧卧旁吸腿、俯卧后吸腿、腰部训练、仰卧前大踢腿等动作。这些动作可以打开肩部和胯部关节韧带,加强腰的柔韧性,增强腿部和后背肌群的弹性和力量(解析:压腿、踢腿、下腰主要是“开软度”的项目,是学员软度练习的必要手段。3、芭蕾舞基训-把下练习把下练习(也叫“脱把练习”或“地面训练”)难度较大,动作分为手位与脚位的训练,如手臂波浪形的舞动、脚做划圆等动作,还有步伐和足尖的训练。其中,步伐训练包括轻柔步训练、跳跃步训练、碎步训练等等。与前面的训练相比,增加的练习有跳跃练习。小跳还可以分为一位小跳、二位小跳、五位小跳。中跳是随后的训练,主要以原地跳为主,分为一位中跳、二位中跳、单起双落方法和双起单落方法。最后就是大跳了。
一 压腿  这是舞蹈基础训练中最为基本的训练内容,分别为压前、旁、后腿。压腿的练习有助于打开学生腿部关节的韧带。压腿时要注意腿部关节的直立,脚背向外打开绷直,并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压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间的没有缝隙。个别学生韧带太紧,在压腿的过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压下去,保持正确的姿态,日积月累就可以拉长韧带,达到要求。特别注意的是胯部要端正。压旁腿和后腿 的时候学生最容易出胯和斜胯,需要及时矫正。在压旁腿时,同侧的手扶住把杆,另一只手臂紧贴在耳边,向腿上靠近并尽量向远处伸展,拉长旁腰。压后腿时,注意肩膀端平,颈部不要缩,撑住头部别掉下去,并向后伸展。  伴奏带:选用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  二 压肩  这是打开肩部韧带的练习。压肩时,双手臂伸直放在把杆上。两腿之间的距离略等于肩宽。头部和脊柱都要放松,向下压时能够感觉到肩部韧带被拉长。  伴奏带:中速,节奏舒缓2/4  三 推脚背组合  脚背的好坏因人而异,大部分取决于先天因素,但也不能忽视后天的训练。在训练之前,从脚尖到整个大脚背都要活动开;训练时,双手扶把杆,挺胸抬头、收腹提臀,双脚并拢站好,先从单脚背训练开始。  1-2拍 单脚脚后跟抬起,五个脚趾紧扒地面  3-4拍 脚尖绷直,向墙内推,使整个脚背绷成月牙型  5-8拍 换另一只脚,动作相同  双脚背练习亦同。年龄小的学生在做此类训练中,注意力不集中,易低头去看自己和他人的动作 ,在做推脚背时,双脚容易打开,脚背推不起来,需要时刻提醒和规范动作。  四 把杆训练组合  少儿舞蹈培训与专业舞蹈训练有很大区别。在做把杆上的动作组合时,不可能像专业学员那样的强度和难度。除非是经过若干年业余训练,自身条件可以达到专业水平了才有能力做到难度和强度并举的动作组合。少年儿童活泼好动,喜爱好玩有趣的动作,这就要求教师在编排这类把杆上的动作组合时,注意结构简单易学,学生有能力做到。好玩好学,自然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之在教学中不断给予学生以适当的鼓励和赞许,学生接受的就快。  基本的把杆动作组合:  1 (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擦地组合  2 (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蹲组合  3 (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划圈组合  4 五位脚,单手扶把 小踢腿组合  5 五位脚,单手扶把 移重心组合  6 (双手/单手)转腰组合  这些组合,适宜于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随着学生各方面的不断进步,在此基础上加大难度,变换花样,达到舞蹈训练的要求。  五 踢后退  双手扶把杆小八字部站好,膝盖都要绷直,头抬起来平视前方。在踢后退的过程中,上半身保持不动,不要侧身回头,胯不能松,脚背和膝盖都要绷直。切忌身体前倾。如果在反复强调,学生还是做不到位的情况下,可以先单一的联系控后腿即双手扶把杆,把一条腿向后抬起来,纠正学生的姿态,然后再过度到踢后退。  六 劈腿跳  是为学习中间大跳做好准备的手扶把杆的跳跃组合.在做这一动作跳起来时要注意双脚同时一前一后打开.打开过程中,绷直脚背,伸直膝盖,跳跃越高,腿叉越开越好.着地时,双脚快速收拢,两脚并起来着地.  七 大踢腿  是培养腿的力度和开度的训练.不论是前腿还是旁腿,都要保持上半身直立,中段夹紧,眼睛注视前方.踢腿的过程中,同样要注意脚背和膝盖的绷直.有许多学生在踢腿的时候,为了让腿部可以碰到身体,上半身极力向前够.这样做,颈部便往回缩,头向前探,双膝弯曲,非常难看.所以,在踢腿前要告诫她们,踢不高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保持正确的姿态.在这一前提下,经过刻苦练习,腿会越踢越高,韧带越拉越长.在学生取得微小  的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赞赏和鼓励.有些学生回家也经常自己练习,到课堂上教师可以明显的感到她的变化和提高,则更要适当的给予称赞,否则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了身体和腿要注意外,两只手臂也不能忽视.在踢腿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手臂端平,不能放松下来.  八 下腰  年龄偏小的学生腰的柔韧性不错,但是手脚都没有力量,支撑不住身体,常常是用头顶住地面下腰.教师都要给学生以适当的帮助,保护她们,纠正下腰的姿态,告诉她们用力的部位和下腰的方法.  双脚打开至肩宽,双臂向上伸直,五指打开,手心朝前.下腰时,上半身向后仰,头抬起来向后找自己的脚后跟,身体和手都向脚后跟靠齐并往里卷.下好以后,手臂和膝盖都尽力撑直,眼睛看脚后跟.  对年龄偏大,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让她们做甩腰训练,加大训练强度.结束后注意做回腰练习:双脚并拢蹲下来,双手抱住双膝,头埋下来.教师顺着脊柱给学生做按摩,保护她们的脊柱不受到伤害.  九 劈腿  有利于拉伸学生腿部韧带.在训练时,注意脚背不能松弛.我们可以按照这样的顺序训练:  1 左脚在前劈腿,双手抱住左脚,控1-2分钟,然后腿不动,身体向后仰.有基础的学生可以让右手撑住地面,左手抓住后腿控住.  2 左脚在前的竖叉不动,身体向右转的同时变胯,变为横叉.双脚背不要趴倒在地面 .上半身和脚背都要立起来然后上半身趴倒在地面,双手臂向前伸展.趴胯1-2分钟.  3 横叉不动,再向右转,变为右脚在前 的竖叉.重复动作1  十 小跳组合  训练学生的弹跳能力.可以由简单的一二五位小跳,发展到相互交叉的综合性复合型小跳.小跳过程中,双膝直立,双脚背向外推开.着地时,脚尖先落,落地要轻,上半身不能前后摇晃.落地半蹲,上半身绷紧向下,臀部夹紧.  十一 舞蹈教学  根据学期开始时制定的教学目标,需要完成哪些舞蹈剧目和小的舞蹈组合,进行合理有序的安排.做到心中有数,循序渐进,按时保质完成计划.在教授舞蹈动作时,因为学生自身能力有限,接受和领悟能力不是很强,教师要有耐心,细致的讲解动作要领,告诉她们每一个动作手和脚要往哪里摆,眼睛看哪个方向.示范之后,要帮助学生摆好动作造型.每个课时保证2-3个新动作,复习上一课时的动作.  1 局部组合训练  比如手关节的训练--转指,培养四肢协调能力的训练等等,教师根据学生上课情况自己编排  2 背肌  在课程结束之前,让学生趴在地面,双手臂向前伸直,手脚同时抬起,用腰和腹部作为支撑点,做背肌训练.每组10-20个,一般一至两组即可
打酱油的路人甲
脚背 外开 柔韧 把上动作组合:擦地 蹲 小踢腿 画圈 单腿蹲 控制 大踢腿把下组合:小跳(一位,五位,)中跳(一位 五位二位跳) 大跳 还有很多跳....转组合 :平转 四位转 大舞姿 旁腿转 FURUIDEI转 ..... 差不多一节课就这些
<a href="http://wenwen.soso.com/z/urlalertpage.e?sp=shttp%3a%2f%2fwww.qlballet.com%2fimages%2f12.mp3" target="_blank">http://www.qlballet.com/images/12.mp3</a>胡桃夹子 <a href="http://wenwen.soso.com/z/urlalertpage.e?sp=shttp%3a%2f%2fbbs.hndt.com%2f...%2f200611618432661255.rm" target="_blank">http://bbs.hndt.com/.../200611618432661255.rm</a>天鹅湖 <a href="http://wenwen.soso.com/z/urlalertpage.e?sp=shttp%3a%2f%2fwww.netmagic.net%2f%7esapiens%2fswan.mp3" target="_blank">http://www.netmagic.net/~sapiens/swan.mp3</a> 那不勒斯舞曲 要学芭蕾吗?
文章TAG:扶把训练的目的是什么拓展训练的目的是什么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