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舞蹈的要领如下:1。挺胸直立,上身略向后,背部略向后。抬头,颈背枕。2.动作节奏:肩部动作丰富、灵活、富有弹性;手腕动作主要是以手掌和手腕伸直的姿势,以脆韧交替抬压手腕带动整个手臂跳舞。3.基本姿势:双手叉腰就是一个字叉腰。4.手型:四指伸直并拢,拇指微翘自然张开,五指在一个平面,形成“扳手”。5.软手型:大臂带动小臂的运动。
5、学习蒙古族 舞蹈需要什么基本功吗?当然,任何一种舞蹈都需要基本功,腿、腰、肩的灵活性都是必须的。蒙古语舞蹈主要以手臂和肩膀的动作为主。所以要注意学习柔软的手部动作。重点:柔手的动态美感难点:柔手热身活动的连续起伏:1。上肢头、颈、肩、胸、腰2。下肢腿(前、侧、后),臀部练习,膝盖练习,脚踝练习。学习手部柔软动作的要领:1。手腕指尖动作与呼吸的协调性;2.小波与肩、肘、腕的协调性;3.身体动作与舞步的协调;4.肢体动作、舞步与呼吸、音乐与情感的协调;5.单一柔软的手部动作;6.动作要领正确,节奏准确;7.形体协调,动态美,流动美。
6、蒙古族 舞蹈的动作和技巧1、上肢动作技巧蒙古语舞蹈上肢动作丰富,包括手部动作、手臂动作和肩部动作。在蒙古族早期,舞蹈的动作不是很丰富,舞蹈多以集体舞的形式出现。在重大的部落集会上,整个部落的人都会“围着树跳舞”,动作简单来说就是拍手、挥手、跺脚、转圈。这些简单的动作一直延续至今。如“黛安舞”的著名舞步主要是“跺脚”、“拍手”、“挥手”,手帕是“黛安舞”的主要道具。
蒙古族民间舞蹈常有鹰击苍穹、天鹅高飞、天鹅起舞的舞蹈形象。舞蹈在这方面的代表作有《雁舞》《鹰》。蒙古人舞蹈的男性动作技巧,常模仿鹰击天展翅的形象。动作特点是抖肩、昂头、伸臂,模仿雄鹰在高空飞翔的动作,使手臂波浪式摆动,表现了蒙古族人民豪迈宽广的胸怀和顽强的生命力。筷子舞和碗舞是鄂尔多斯草原广泛流传的蒙古族传统。
7、纪功 舞蹈姬宫舞蹈反映和歌颂统治者的功绩舞蹈。中国的统治者登基后,一般都是以乐舞的形式来表达和宣传自己的功绩或美德。所谓“成功与快感”。姬宫舞蹈 1第一节:热身活动1。头部练习:头向前弓,向后看,头左右倾斜,头部周围练习。注意腰部,肩膀下垂,脚趾伸直。2.肩部练习:双手抱肩,向前、向下、向后、向上包肩。注意挺起脖子,挑腰。
注意肩膀的后夹,腿要绷直。4、腰部锻炼:注意呼吸,腰部一定要正,(前腰、胸腰、侧腰、搓腰)5。屈腿含胸:上半身含胸的同时,双腿向上吸,注意不要松胸。6.压膝运动:双手抱膝,双腿并拢吸吮,双膝向侧面打开,压向侧面,注意用力压膝盖,站直。7.勾脚伸脚:双脚勾起来,脚跟用力向前,注意腿要直,腰要挺,脖子要长。8、绕脚练习:脚穿过勾脚,向外打开伸脚,然后伸脚,打开,伸脚,再伸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