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末,云南省歌舞团首次将葫芦丝的音域扩大到14个音,有三个音葫芦丝全读音,两个音葫芦丝或单音葫芦丝只有装饰作用,戴氏葫芦丝绸并排插三根长短不一的竹筒葫芦,我简单说一下:葫芦丝绸有一个葫芦,有真的葫芦,有假的葫芦,比如景泰蓝,红木,黑木,葫芦丝又叫葫芦笛。

几位网友的回答都很专业。我简单说一下:葫芦丝绸有一个葫芦,有真的葫芦,有假的葫芦,比如景泰蓝,红木,黑木。有三个音葫芦丝全读音,两个音葫芦丝或单音葫芦丝只有装饰作用。头上有六个指压孔,后面有一个孔。葫芦丝竹多为紫竹,高档的为金丝楠竹,也有较贵的金竹。笛子是长的,包括整的和两个双插的。大部分都是苦竹做的。当然还有紫竹笛。有吹孔,膜孔,六指孔,都在笛子上面,一共8个孔。笛子尾部有音孔,挂中国结的装饰孔等等。笛子没有吹口,下唇盖住吹孔的四分之一左右,斜着吹,这样气流一部分吹入笛子,另一部分被吹孔切断,哨声就是笛子的声音。
2、 葫芦丝是一种什么样的乐器?来自哪里?有什么特点?葫芦丝又叫葫芦笛。主要流行于傣族、阿昌族、佤族、德昂族、布朗族聚居的云南德宏、临沧地区,葫芦萧常用于演奏民歌等民间曲调,最适合演奏旋律性音乐或舞曲。一般曲调多长音,切分音丰富,音乐柔和和谐,更能表达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戴氏葫芦丝绸并排插三根长短不一的竹筒葫芦。竹筒下端嵌有铜簧,中间较长的竹筒有七个音孔,能吹出一个八度的旋律,称为主管,另外两个管是辅助管,只有簧片,没有音孔。演奏时,主管奏出主旋律,辅管发出单音,形成和谐的效果,音色柔和悦耳,其他民族葫芦丝绸的形状与傣族相似。50年代末,云南省歌舞团首次将葫芦丝的音域扩大到14个音,这几年北京的一些文艺团体搞了两种新葫芦肖。其中,六管葫芦萧可以演奏单音、双音、单音旋律加延音和两个和声旋律加延音,既保持了原有乐器的独特音色和风格,又增加了音量,扩大了音域,丰富了音色和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