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陵老秧歌舞蹈内容黄陵作为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陵墓所在地,不仅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节俭怀旧、民风淳朴,而且蕴含着最古老、最淳朴的民间文化艺术,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广场表演中的秧歌,被称为“老秧歌”。她的表演形式和内容特别丰富多彩,主要包括裙舞。
民间文艺形式《乳山市志》>文化艺术>民间文艺形式第一节秧歌杂技高跷秧歌又称“杂耍会”,是我国农村长期流传的一种集体舞蹈形式。表演者人数从30人到50人不等,表演者的腿上绑着0.5到1米高的木高跷,队形变换形式有“剪刀股”、“麻花扭”、“龙形”、“圆场形”,表演过程分为奔跑、表演、结束三个阶段。
唱腔剧本主要是自编的戏曲或民间故事。新中国成立后,歌唱的内容有所更新,多为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颂扬新人新事物。每年腊月,农村都会组织排练,春节前后到各村演出。1983年以后,每年春节,乡镇还选派秧歌队到市区演出。斗辉,又称秧歌,由海阳秧歌演变而来。清末以后,流行于西部海阳县附近的一些村落,特别是夹马沟、鲍口、南李家。
2、黄陵老秧歌的 舞蹈内容黄陵作为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陵墓所在地,不仅历史悠久、人文浓郁、乡情节俭、民风淳朴,而且蕴含着最古老、最淳朴的民间文化艺术,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广场表演中的秧歌,被称为“老秧歌”。她的表演形式和内容特别丰富多彩,有裙舞(黄陵俗称提裙)、哑铃舞等。